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二章 学会数理化,拜月很可怕 (第1/1页)
人之出生,善恶之分,这是个古老的问题,难以分辨。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如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此为人性本善论。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以“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是人生来就有的。他主张只有用师法之化,礼仪之道貌岸然,才能使人改恶从善。 善恶之辨,自古有之,却难以证实。 今日,楚阳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拜月教主。 此方世界,玄奇莫测,不尊历史,自然也就没有一些宏伟理论。 “人性本恶!” 拜月教主稍微思索便下了结论。 “那世间为何有善?” 楚阳笑问。 “世间真的有善吗?” “为何没有?你来看!”楚阳手一指,穷尽目力,在南诏国的城内,正有一老人跌倒,旁边的一位青年快步走过去,将老人扶了起来,然后摆摆手离去,“轻轻搀扶,看似微不足道,但那就是善!” “你再看!”楚阳手指另一边,那里正有一个母亲为孩子买糖葫芦,“这是母爱之善!” “那是子孝之善!” “有些事情看似微不足道,却充满了善意的光辉,一点一滴,汇聚成了人道洪流,谱写成千古历史!” “犹如女娲一脉,为了苍生天下,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 楚阳说道,“以人性本恶来说,他们为何为善?后天的引导和教育!父母的引导,周围环境的影响,甚至整个国家的风气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善恶。” “若是人性本善,为何会有恶?同样的道理,不过是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罢了!”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人性本善还是恶,都可以后天影响和教育来改变,我说的可对?” 楚阳笑问。 “我无法辩驳!” 拜月教主沉思许久,却发现,他根本无法驳斥。 “要如何才能人人为善,人人有爱?” 他低低反问。 “首先要做的就是律法惩戒,也要公平对待!” “其次开民智,引导思想,培养良善的道德风气,宣扬真善美。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广开书院!” 楚阳开启了说教模式,侃侃而谈,从大到小,从上而下,一条条,一道道,说的有理有据,也让拜月宛如一个小学生一般,认真的听着。 什么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社会共和,总统大选等等! “若是将来能够达到人人平等,再无阶层之分,孩子必须赡养老人,父母不许随意大骂孩子,更别说杀子屠孙了,一切法律约束,道德谴责,那个时候你说又会如何?” 楚阳最后说道。 拜月教主浑身大震。 他目光闪闪,智慧流淌,以他的心念推演,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那时,会出现一个完美的世界! “受教了!” 他站起身,冲楚阳一礼。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开民智,首先要编撰书籍,传播天下!”楚阳神秘一笑,“我先送你一份大礼!” “你来看!” 楚阳手一指,湖面波涛汹涌,一道道水线凌空而起,排列组成,形成一行行字迹,布满了天空。 “思想教育?” “基础数学?” “基础物理?” “基础化学?” “自然科学?” 拜月教主一目十行,越看他越兴奋,越看他越激动,特别是其中的化学和物理,简直让他痴迷。 “这才是天地大道,这才是人间的希望!” 他激动的难以自己。 “以你智慧,不难理解,融会贯通之后,可以传道你的拜月教,然后开设书院,教导天下孩童,等个十年,你再看看,会是何等面貌?” 楚阳又道。 “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天下充满真爱!” 拜月教主再次冲楚阳一礼,真挚道,“可否邀请道友,暂住南诏国,今后为我解惑?” “传道天下,我之愿也!”楚阳点头,“这次我来南诏国,因心中有感,准备收巫后之女为徒,你不会阻止吧?” “我看到了未来光明,其余诸事,我不再理会!” 拜月教主神色不变道。 “那就好,请!” “请!” 在两人离开之后,湖中响起了嘀喃声:这等知识太过神奇,若是真的传遍天下,或许能打破我们这一脉的宿命!他到底是谁? 没有回答,湖面沉寂。 楚阳暂住南诏国,却没有去拜月教的总部,而是随意的购置了一座庄园,享受这里的风土人情。 他发现,整个南诏国上下,基本上都是拜月的信徒,而且十分狂热,就连国君也都信奉有加。 却有几位对拜月心存戒虑,拜月却也不理会。 皇宫中,一座偏殿内。 “姥姥,娘亲真的回不来了吗?” 六岁的赵灵儿神色凄楚,她一天十余遍的询问。 她还记得,那天,她的父王审判她的娘亲,她的姥姥带着她准备逃离皇宫,还有一头凤凰前来接引,却被拜月教主所阻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