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修路建校 (第1/1页)
现在突然出现一个大财主,说要修路。 真是天上掉下一个馅饼。 他二话不说同意,高度同意。 只是罗海宇提出的一个要求让他很为难。 他要求罗书记不能参与其中。 罗书记的表现让人太失望了,同学之情不论,本乡本土过问一下,说几句公道话总可以吧。 必须把他排除在外,这是修路的前提条件,这口恶气不出不行。 曾乡长表面上很为难,其实内心上却是狂喜不已。 由自己主持修路,就意味着政绩是他个人的,他取代罗书记指日可待。 他与罗书记也是面和心不和,二人暗中交劲已有几年,只是没有过硬的政绩,一直无法翻身。 现在好了,机会来了。 他不动声色地说:“你所提的要求可以写在捐资书里面,到时我会跟县里汇报。” 罗海宇写好后,知道他会给罗书记看,但还是坚持说,这个捐资书必须给罗书记看看。 他就是要恶心一下罗书记。 为了加大恶心效果,他说,只要罗书记不参与,可以捐二百万。 这是很大一笔钱了。 罗书记看了后,脸果然绿了半载。 他虽然很生气,却不敢不交,否则后果很严重。 他只好无奈地说:“你向县政府汇报吧。” 县政府收到报告,也是惊喜异常。 捐款二百万,这是沙林县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捐款,上报到市里必然引起轰动,将是县上最大的一笔政绩。 当然,他注意到了报告中提到的要求,罗书记必须回避。 这是怎么回事? 很快从曾乡长哪里得到了答案。 为了继续阴罗书记,曾乡长悄悄地跟刘县长讲,其实,罗海宇要求的不是罗书记不参与,而是撤职,我做了工作后,他才答应。 这叫一箭双雕,既立了贞洁牌坊,又偷偷摸摸去寡妇家睡了觉。 一举两得。 在刘县长眼里,这些都无所谓,一个书记换二百万,这个买卖值。 既然罗海宇有这个要求,那就换吧。 不久,县里行文免去罗书记的职务,调去另一个乡任副书记。 曾乡长成了曾书记。 罗海宇见目的达到,很痛快把二百万汇到乡政府帐上。 钱到帐,曾书记立即成立了修路指挥部,他任指挥长,罗海宇的弟弟罗海天任副指挥长,负责施工现场各项工作。 罗海宇之所以要求弟弟罗海天出任副指挥长,主要是出于增加他工作经验的目的。 现在东升公司发展很快,作为公司的董事,必须呆在公司上班,而现实,他却不可能。 他的身份是西太平洋公司市场营销部副经理,这个身份不能丢,东升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西太平洋公司的支持,他可以从中暗中出力。 前提是,他必须在西太平洋公司上班。 一心不能二用啊。 所以,他想让他弟弟罗海天在东升公司行驶他的职权。 罗海天只有初中文化,社会经验严重不足,肯定无法胜任这个工作。 但他是张白纸,白纸上面只要用心构思一样可以绘出最美图画。 他相信,只要有适合的舞台,罗海天一样可以成长起来。 谁天生就会呢? 何况罗海天不笨,领悟能力强,有冲劲,爱琢磨,只要精心指点,他会很快上路。 果然,项目一开工,他就显露出管理的天赋,机具的安排,队伍与队伍之间的协调,材料进场等等,管理得井井有条,有条不紊,让曾书记省了不少心。 曾书记开始还担心,怕他不会协调,产生矛盾,让他为难,现在放心了,他跟他哥哥一样优秀,知书识理,识大体,懂进退,懂得尊重他人。 这样的人一般很好相处。 资金到位,现场管理又不刁难,弄得人人心情舒畅,施工积极性自然高涨。 一条20公里的水泥路,不到二个月就完成了一大半。 在这施工人员中,一大半是坑口街上的人。 在这个贫困山区中,能在家门口挣钱,人人向往之。 很多人都在找罗海天,希望安排去施工队去做事。 只要有岗位,罗海天都会交排,但有二个人不能安排,一个是罗伯伯,这个人的心实在大坏了,看不得别人好,这样的人不能纵容,另一个就是骂哥哥罗海宇的女人,这个人不能要。 有几次,罗海天看到这二人恭恭敬敬,唯唯诺诺,眼睛瞪得圆圆的,猫着腰伸长脖子,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向他赔着笑脸,但他始终板着脸,一言不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