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元素_地理词条之液体黄金黑油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理词条之液体黄金黑油山 (第1/1页)

    作品中的地理概念与现在不一致,黑油山泛指独山子与克拉玛依区。

    当第一次来到克拉玛依,我的心里就一直想着能马上登上那个神圣之地--黑油山,因为山上汩汩涌出的黑油,新中国才有了第一个大油田,它是中国石油的发祥地。

    黑油山位于克拉玛依东北部,距市中心2公里多。黑油山是三叠系石油的露头地,因原油常年外溢与沙石混杂而形成沥青丘。“克拉玛依”,维吾尔语为“黑油”,故这个天然石油沥青丘取名为黑油山,而这也是克拉玛依市的由来。

    车行至山脚下,沿着宽阔的石阶而上,不一会儿就到了较为宽阔的山顶,远远看到有一大片极其毛糙的地方,被不锈钢围栏围了起来,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一片严重皲裂并翘起的片状石头,黑色的石片如同坚硬的岩壳斜着指向蓝天。

    黑油山的外观是一个不高的山丘,相对高度只有13米,面积约0.2平方公里。整个山丘成黑色,地表凹凸不平,而这些翘起的石片,正是被石油浸染的砂岩,或被石油凝结的沙砾岩构成,由于石油中挥发成份的溢散,地表大面积呈干燥状。

    在这片翘起的极其怪异的石片景观里面,有一座1982年立的花岗岩石碑,呈凌锥状,高2.5米,正面雕刻着“黑油山”3个红色的大字。而在石碑的右侧不远处,还立有一个上大下小的6边形石碑,石碑造型一如斜着指向蓝天的黑色的石片。石碑上刻着“地质奇观”4个红字。

    绕开这片奇特的地貌继续前行,踏上一条木栈道,脚下的木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似乎在述说一个万古不变的传奇。在即将开始下山的斜坡上,忽然,我被眼前出现的景象完全惊呆了——两个相距不远的黑色的油池里,竟然像涌泉一样不停地冒着黑色的稠油,不时还冒着黑色的气泡,两个油池均有多处冒油的泉眼,冒油最高约10厘米左右,这景象又酷似泥火山的涌泉。据说从这里冒出来的黑油,油质为珍贵的低凝原油,特性是含蜡量少。我的心里不由地感叹:“太神奇了,大自然不但如此奇妙,更是如此伟大。”其实,在黑油山上还有众多的小油沼,都会渗出黑油。

    椐地质学家预测,由于地壳变动,地下石油受地层压力影响,沿石裂隙不断向地表渗出,石油中轻质部分挥发,剩下稠液同沙土凝结堆成此黑油山。早在两亿年前,黑油山就已经开始溢油了。《魏书西域传》里就有“流地数十里”的记载;清末文献中将黑油山及其附近的地区称为青石峡。《新疆图志》,《清明续文献通考》等书中均记载了这里的出油情况:“清石峡,其中多石油”;“青石峡之黑油山……现有九泉,以山顶一泉为最大,油旺时每日可取二百数十斤”。

    据传解放前黑油山附近有群众长期在这里采集黑油,直到解放初期,有一位名叫赛里木巴依的维吾尔族老人住在附近,并在此挖地窖收集原油,用毛驴驮着黑油往返于乌苏与黑油山之间,他用黑油换取所需的生活用品,而当地人也用原油点灯,膏车轴等。在黑油池边,有一尊维吾尔老人骑着毛驴弹奏热瓦甫的雕像,我在雕塑上没有找到相关文字,我问他这雕像会不会就是这位用石油换取生活用品的维吾尔族传奇老人?而导游说:“应该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