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出使蛮族 (第1/1页)
当项星他们正往家走时,晋朝皇宫中可是大大的热闹了一回。 三天中,皇宫举行了大大小小无数场祭司典礼,用以祭奠太祖先皇和承其壮志。 皇宫内,处处都挂上了白凌。太监、宫女、侍卫们都穿着白衣,各司其职,匆忙而不混乱。 在一处隐秘之地,有几个小太监正拿着香烛,朝宗庙方向跪拜。 突然,在他们身后,一阵光芒闪过。凭空出现一披甲军士,手中举着一面黑色的旗帜。 小太监们被光芒吸引,回过头来查看,具是大惊失色。 “黑旗令?” 那军士道:“皇上在哪?” “宗……宗庙!” “备马!” 太监从旁边的马厩中牵来一匹宝马。那军士番身上马,直朝着宗庙而去。 一路之上,皇宫内众人无不远远躲避,没有一人胆敢出来阻挡。 有新进不懂事之人,因躲闪不及,被军士撞的飞出去老远。 “公公,他是什么人?怎敢在宫中纵马伤人?” “那是边关黑旗令兵。太祖爷定的规矩,黑旗令兵可直入朝堂。看来,边关有大事了啊!” 宫中侍卫见到黑旗令,纷纷离开自己的岗位,在那军士飞奔的道路两旁站定,为其清空闲杂人等。 “呜……”皇宫中号角声起。 宗庙内,圣宗伏玄怀和他的皇后,正带领着一群人,跪在太祖灵位前。 突然的号角声惊动了所有人,还没等他们做出反应,宗庙大门就被那军士撞开。 他直接纵马来到圣宗面前,跃下马来,也不跪拜,从怀中摸出明黄色奏章。 “边关急报。三日前,蛮族之王暴毙。其大王子于昨晚率领三万精兵,夜入临潼关。烧杀抢掠无计。” “什么?如此大事,为何现在才报?”圣宗怒道。 蛮族之王可以说是人族的老对手了,无数年来,他于人族各朝代争战,弄的边疆鸡犬不宁。 现在,他居然死了?蛮族大王子怎么会跑去临潼关的?他不是应该在蛮族王庭祭奠他父王吗? 那军士道:“三日前,司将军得知蛮王死后,在第一时间就写了奏章送承京师。昨晚亦有奏报送来,可……司将军迟迟未等到圣旨,便遣黑旗令前来。” 圣宗对身边一位老公公的道:“去找来!” “是!”那公公不敢耽搁,小跑着下去了。 事情就是这么巧,当晋朝高层正忙于太祖之事时,蛮族正好生了事端。边疆的奏报没一个人注意到。 圣宗再道:“现在临潼关如何?” “登封府姜将军已领五万大军驰援临潼关!” “登封府镇守姜松!” “臣在!”人群中出来一位文弱书生状的官员。 “你速回登封。” “尊旨。” 姜松脱了白衣,飞也是的朝传送法阵奔去。 圣宗接过奏章,对那军士道:“回去告诉你家将军。临潼关不能丢。朕会再派人前去。” “得令!”军士也风风火火的走了。 寻老太监取来两份奏折。圣宗把三份都仔细看过之后。再命人传阅下去。 “众卿家可有应对之法?”圣宗问道。 萧进之父,晋朝大元帅出例道:“皇上,应调集军马,加强各关口守备,以防蛮族。” “萧老元帅所言在理。各州各府,加强防御。特别是北凌、登封等临近蛮族之地。” 吏部尚书李存智道:“陛下,北凌和宁河二俯的镇守……” 两位镇守私通蛮族,一个身死,一个下了大牢,吏部这边正头痛呢。 “刑部。可曾审理清楚?”圣宗问道。 刑部尚书道:“回陛下,以审清楚,证据确凿。望请陛下圣断。” 圣宗思索了一番,道:“先别定罪,关着日后再说。吏部,可有人选接替?” “时间仓促,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 “如此……朕来选吧。” 在晋朝,官员若有空缺,本应是吏部提名,再由皇帝签属委任。由皇帝直接选人,是非常少的,更何况,现在缺的是两府镇守。 圣宗扫了一下在场众人,道:“赵士铭!” “臣在!”一年轻英武的青年官员出例,跪在圣宗面前。 “朕封你为北宁总督,暂领北凌、宁河二府之军政。待吏部有合适人选后,再另行安排。” “臣尊旨。” “朕看你们也累了,都坐下吧!”说完,圣宗带头坐在了宗庙的地板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