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东州来人(四) (第1/1页)
一. 叽叽喳喳的鸟叫从榕树上传来,就像投进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叫声如同涟漪般散开,惊醒了西厢房内的少年。他抬眼望去,发现天色刚刚拂晓,白色的细丝在尚未褪去的夜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整个吕氏似乎也被这只早起的鸟儿惊醒了,远处公鸡悠长而又急促的鸣叫虽然喧闹,但是给无人的街道带来了一丝生气儿,族内的大户门房开始穿衣,拿起扫帚去打扫门前吹得翻飞的落叶。 吕正蒙掀开被褥的过程中发现桌边的油灯还没有熄灭,只不过火苗微弱的已经摇摇了,似乎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瞬时熄灭,只留下一股青烟。 这是老人带来的灯具,昨夜他从西厢房内倒是找到了好几根红烛,可是老人嫌弃点燃的味道太呛,从自己屋内拿来了这样一个稀罕的玩意。 那铜灯的造型很是特殊,最顶端是一个云状的盏,低下是一个大大的托盘,承接灯身的柱混杂了铜与铁两种金属。昨夜老人在盏下的托盘中装满了清水,他好奇地摸了一摸,发现并不热。 “早上起来不温习我给你布置的功课,就对小油灯这样好奇,你这样可是不合格呦……”老人推门前来,看见吕正蒙呆呆地望着那盏灯,笑了笑。 吕正蒙赶紧从被褥里抽身而出,眼睛慌忙的乱瞄床下,打算找到自己的布鞋然后行礼。老人被他的手忙脚乱给逗乐了,大手一挥:“以后就不用在乎这些虚礼了!” 少年总算是安稳的喘了一口气,可还是躬身一拜,这次不是问候,而是行礼发问,他指着桌上的油灯:“老师,为什么您带来的这盏灯可以燃烧一夜未曾熄灭?而我平日里见到的,都是一个时辰就殆尽了?” “寻常的烛火,用麻或用木蓼,或用胡麻或用脂膏,那烧的不快就有鬼了!”老人瞪大了眼睛,顾不得师道威严,随便往床上一坐:“这个油可不一般,是我十七年前去太州游历时学到的东西,太族晚上都是用这种东西照亮的,我这个和他们的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老师您还去过南境?”吕正蒙惊呼地从床上蹦了起来。 老人不明白为什么吕正蒙会如此激动,对于游历了大半个神州世界的他来说,去过南境和西岭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对于如同笼中鸟的吕正蒙来说,这是太了不起的事情了。 那时东州生活的记忆他还没有恢复,对于西岭和南境,只有从古籍中一窥一二,他向往浩州无边无际的草原,向往太州险峻奇异的古神雕像,更是梦想着有一天可以踏上那片遥远而又陌生的土地。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太州的工具虽然巧妙,但对于富饶的东州来说,那还是两种风格的。”老人目光幽幽地,被吕正蒙的话勾起了回忆,他用一种沧桑的语气叹道:“我想起了幽帝四年陛下迎娶苏烟波的景象。” “陛下在城外数十里处筑土为台,台高三十丈,高耸入云;在台下四周布满蜡烛,名叫‘烛台’。迎亲队伍抵达之时,正好是入夜时分,只见从城郊至城里的沿路上,排满了粗大的红烛,烛光闪烁,把周围照耀得如同白昼一样。 吕正蒙听得心驰神往。 “苏烟波是平民女子,习惯在幽暗烛火下纺织,见到这种大场面,简直惊呆了,怀疑自己是不是登上了传说中虚渊中的淼台。”老人眼中回忆追思的神色渐渐退去:“那真是世间最盛大的场面了!” 吕正蒙似乎想到了什么,“老师,我听别人说衍朝灭亡是因为幽帝过于铺张浪费,就算是娶妻,这样会不会太过铺张浪费?” “去去去!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衍朝灭亡……”老人不知为何恼了,在吕正蒙眼前晃了几下手,没好气的道:“别说这个,我昨晚给你布置的功课怎么样了,背下来第一节没有啊?” 昨夜老人说要收吕正蒙为徒,少年第一瞬间的反应是打了自己一巴掌,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痛才知道是真的。他不知道老人为何收他为徒,可经过短短的交谈可以窥见老人必是极有学识之人,拜在门下那些不懂的书籍就再也不是障碍。 于是他欣然在地下磕了三个响头。 回到西厢房之后老人从屋子里递给了他一本书,字迹锋然有力,那种不屈之意仿佛要透纸而出,老人丢下书籍后就回屋睡了,说明早要考验他第一节《曲礼上》的背诵。 提到功课,吕正蒙立刻巍然跪坐在床上,低下头也不看老师,声音也是低低的:“弟子用了大半宿的时间,从亥时一直读到寅时,才勉强把这本书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 “贪多嚼不烂!”老人皱了皱眉头,“《曲礼》虽然只是第一节,但背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主要是这本关于礼仪的书籍我在吕氏藏书楼从来没有见过,和先生们讲的也不一样,好奇所以才多翻了翻……”吕正蒙小声的说。 老人把眉头一横,雪白的胡子乱颤:“当然不会一样!这本《礼》是我编纂的,根本没有流传,你上哪里去看?”老人捋了捋胡子,平静下来:“说到底你背下来多少?可不要唬我!” “老师息怒!”吕正蒙下床长揖及地,“第一节我全背下了,老师有所不知,我记性……很好,看过的东西几乎一眼就能背下来,所以……” 老人旋即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你说你看过的东西,就全部都能记下来?这不是过目不忘么?小子你可不要骗我!如此糊弄老师小心我把你逐出师门!” 吕正蒙哪里敢在这种事情上作假,连忙正色背诵起来: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 时间一点点过去,少年的双腿因为战力有些发酸,长时间没有停下来的缘故,喉咙中发出的声音渐渐沙哑了: “父母之丧,衰冠绳缨菅屦,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练冠,三年而祥……比终兹三节者,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知者可以观其理焉,强者可以观其志焉。礼以治之,义以正之,孝子弟弟贞妇,皆可得而察焉。” 整整三个时辰的时间,共计四十九篇文章,内容九万九千一十字,一字不差。 天已经大亮了。 少年清了清喉咙,看了一眼坐在榻上两眼不停打架的老人,拘谨地问道:“老师?老师?” 老人被这么一叫似乎受到了惊讶,打了一个机灵,眼神也从迷离中醒来,打着哈欠满脸倦容:“背完了?” “背完了。” 老人起身下床,估计是坐久了腿麻,下来的时候一个不稳差点摔着,吕正蒙吓得连忙去搀他,谁知老人叹了一口气:“是我疏忽了,你有这样的能力,其实我早该想到的,我还怕没办法教你太长时间,不过现在看来没有这个担心的必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