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仙战记_第四节 太极行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节 太极行星 (第2/2页)

的水,流入大海。

    这样一来,行星的水就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

    也正是因为这种奇特的循环,才使“太极”行星的阴阳交接处形成了一个“陆地生物环”。这里的土地不像阴面那样永远处于巨大冰川的压迫之下,因而高出了海平面。尽管永远处于黎明与黄昏的状态,但适中的温度与湿润的空气却使这里充满了生机。

    当人类探险飞船第一次飞近“太极”行星时,就观测到了阴阳面交接处茂密的森林。森林像一道碧玉做成的“头箍”戴在“太极”行星上,期间还镶嵌着无数的蓝色“宝石”——大量的河流与湖泊。由于离开了这个生物环,多数生物便难以在行星的其他地方长久生存,因而这个美丽的头“头箍”也被称为“大圣的金箍”。

    人类的星际移民在二十六世纪里沿着“大圣的金箍”建立了不少森林中的城市。然而由于“陆地生物环”本身容量有限,相对于其他行星而言,“太极”的规模始终非常有限。而且其上许多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矿产资源十分匮乏,加之远离人类的主要活动星际,资源补给总是严重不足。

    所以在后来的星际争霸战争中,大批人口迁出,一些林中的城市被废弃。整个行星的人口曾一度不足百万。

    帝国与联邦形成后,“太极”行星处于一三五线附近的帝国境内。由于“太极”行星政府在之前争霸战争中一直暗中支持新拜占庭,所以新罗马帝国元老院最终同意,“太极”行星在帝国执政官派驻总督的条件下实行高度的政治自治。

    可无论这颗行星在天文地理学上怎么奇特,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不能引起新罗马帝国与英仙联邦高层的重视。帝国甚至没有在行星上建立一个固定的军事基地,也没有常驻的部队。她位于英仙旋臂的外侧(即远离银河中心的一侧),资源有限,战略地位不高,表面上貌似对帝国与联邦的经济政治中心都没有什么足够的影响力。

    管理行星的是由“大圣的金箍”上十二座城市市长组成的市长联盟。市长联盟只有经济和行政上的权力,军事范围上仍由帝国直接掌控。属于市长联盟的暴力机构只有一个治安局,治安局下有一个警务处和一个生产安全处。

    尽管治安局是一个警察部门,但许多人相信它也从事一些关乎“太极”行星利益的情报搜集甚至恐怖活动。

    在帝国与联邦二分天下之初,市长联盟针对“太极”行星面临的窘境,决定以最大限度的中立与开放来促进行星的发展。经过政治上的妥协与斗争,市长联盟最终争取到帝国元老院和帝国执政官批准“太极”行星同时向帝国与联邦的游客开放,并成为独立于两方之外的经济自由港。

    帝国与联邦之间在2890年的大战之后,几乎全面禁绝了与对方的商业和文化往来。“太极”行星刚好可以成为两国经贸的中间商。

    因此,利用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自由港优势,“太极”行星成为一个商业与旅游行星。大批满载货物来自联邦与帝国的民船川流不息地涌到这里来,“太极”行星因此也赚取到了巨额利润。

    目前,市长联盟正在努力争取行星实现非军事化。他们派出的代表正在帝国首都新罗马和联邦首都安德洛墨达大力游说和活动,以促使帝国与联邦就“太极”行星乃至“太虚”恒星系统的非军事化达成一个协议。

    对于姜子钺来说,太极行星并不陌生。

    就在一年前,联邦一支由十三艘驱护舰只组成的小型舰队成功地渗透到太极行星周围的空间。当时指挥着“汨罗江”号驱护舰的姜子钺临危不惧,先敌开火,直接击毁了对方的旗舰,并故意发射接受命令的无线电信号,造成大批舰只已经集结准备歼敌的疑兵,成功地吓退了十几倍的联邦舰队。

    经此一战,姜子钺荣获帝国黄金恺撒勋章和帝国勇气勋章,晋升上尉,并调任新建的“齐格飞”号巡洋舰舰长。

    “齐格飞”号本来可以直接降落到“太极”行星上,但姜子钺上尉还是按照军中条令谨慎行事。虽然只是帝国的一名基层军官,但他却很了解当前的政治形势。

    从“太极”行星的一系列行为上可以看出,帝国与联邦其实正在走向缓和。“太极”行星非军事化正好是一个楔机——让一颗并不能决定全局走向的小棋子来做一项长久大计的试验,这是帝国元老院与联邦政府都感兴趣的事,不然那些在双方首都大肆活动的“太极”行星代表早就被赶回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