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嫁_第二百七十一章 信物(双更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一章 信物(双更合一) (第3/3页)

即提了包袱,带着百灵跟青鹫出门。

    四喜跟八元出来送她,八元歉意道:“少东家,我们也想一直在您身边伺候,可是我跟四喜放肆惯了,怕是适应不了侯府的生活,反而给您添麻烦,是以我们……”

    不等她说完,安若澜拉住她的手,摇头笑道:“没关系,我也想过了,侯府的生活确实不适合你们。”

    过惯了无拘无束的日子,谁又愿意再钻进条条框框里?别说是从小自在惯了的四喜跟八元,就是她,也不愿意。

    “你们放心,我会尽量多的过来看你们的。”她保证。

    “少东家……”四喜率直,当即就红了眼眶。

    安若澜忍着眼底的酸意,安慰她道:“傻丫头,又不是以后都不能见了。”八元拨了拨四喜,嗔怪地瞪她,可自己也忍不住眼角发红。

    百灵跟青鹫也暗暗抹眼角,她们都知道,以后年纪越大,她们见面怕是越不容易。

    主仆几人依依不舍地告别后,安若澜带着百灵青鹫到了钟四爷房里,没想到的是,易先生也在。

    易先生含笑温和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我要跟四爷一起去谢府,就顺道送送你吧。”

    “多谢先生。”安若澜动容不已。

    “谢什么,他真的只是顺道。”钟四爷一边套着外衫,一边掀帘从里间出来,还一边打着哈欠,显然是刚起来。

    “顺道我也高兴。”安若澜哼了哼鼻子。

    “不顶嘴你就不舒坦是吧。”钟四爷横她一眼,父女两照例吵吵闹闹一番。

    等到真正出发,已是巳时,期间项夜来打了声招呼,让安若澜代他向钟老爷跟钟老夫人问好。

    去码头的路上,安若澜满头雾水问道:“义父,我们还要回钟府吗?”

    “不回钟府,你这身衣服怎么换?”钟四爷瞥了眼她身上的男装。

    因为出去还要经过项夜等人训练的地方,为了避嫌,所以安若澜依旧穿着男装。

    “而且你之前跟安老夫人说是要去钟府小住,不从钟府坐钟府的马车回去,你是想告诉所有人你在撒谎吗?”钟四爷补充。

    安若澜老实了。

    一行人大摇大摆地在码头登船,路经项夜练兵的湖面时,一群小伙子都恭敬对钟四爷问礼,而后对着安若澜扬声问道:“易棋,你要去哪儿?”

    “当然是躲开你们,爽约啊。”安若澜在心里嘀咕,面上笑呵呵道:“家中来了急信,让我速速回老家一趟。”

    “什么事这么急,昨天都没有听你提起。”郭茂嚷道,“你不会是知道要输,找了借口想开溜吧?”

    “是啊是啊,你是想耍赖吧!”其余人赶紧附和。

    “才不是!”安若澜急忙反驳,求救地望向她的叔父——易先生。

    易先生瞥了眼那群臭小子,不紧不慢道:“这段时间承蒙各位照顾了,实在是棋儿母亲病重,棋儿才不得不赶回老家,还望诸位见谅。”

    长辈一开口,众人就没话说了,不仅信了,还纷纷安慰起安若澜来。

    乘坐的木船被一群人团团围住,安若澜简直哭笑不得,实在是受不了他们的热情。

    最后还是项夜开口,才让安若澜几人得以脱身。

    回到岸边,一行人换乘马车,赶回钟府。

    钟老爷知道钟四爷跟安若澜今天中午会回来,是以一早就命人开始准备午膳,而他也是一下朝,就赶回了府里,等着父女两人回来。

    马车在二门前停下,早有小轿等在门前,钟四爷跟安若澜下了马车,换上轿子,晃晃悠悠回了房间。

    等到去给钟老爷钟老夫人请安,安若澜已经换回了女装。

    翠纹织锦羽缎斗篷,刺绣妆花裙,东珠头面,钟四爷准备的衣裳华贵而端庄,让安若澜姣好的五官更是出挑明艳,站在传闻中才色双馨的钟家小姐们中间,她也是佼佼者。

    或许是因为钟四爷对安若澜太过看重,钟老夫人对安若澜还是喜欢不起来,不过有钟四爷在,她面上到底还过去,不会再刻意为难针对安若澜,如此,安若澜已经满足。

    午膳后,钟家的姐妹不知出于何种心思,竟然邀安若澜去参加庙会,安若澜本想推辞,然在钟二爷夫妻嘲讽的目光中,她终是答应下来。

    她不想义父夹在她跟钟家人中间为难。

    一场霜降一场寒,时近初冬,秋老虎不再肆虐。加之这一年一度的庙会将至,大伙儿心里难免活泛。

    在这午后的大街上,暖阳斜洒,行色匆匆的摊贩们开始摆开阵势与一旁偷拿了糖酥与炮竹出來戏耍的孩子们成了强烈的对比。洒豆般的嬉笑与大人的叫嚷声漫过街口,开始为晚上的活动做起了准备。

    再有一刻才到申時,眼下除了正在摆摊的小贩,想先行借机淘换些宝贝的人们也三三两两地开始聚集,到最后,人潮竟是越来越多了起来。

    真正进香的人都很早,更多的半夜里就上山参拜了,此刻一拨拨熙熙攘攘地下了山——比起只想捡漏而不愿意掏钱的人,进香的人倒成了庙会最早的一批客人。

    当然,这些花银子从来不眨眼的娇客,也成为了大家眼中的肥羊,一批过去能赚到多少银子,那就各凭本事了!

    卖小吃的摊子很多,rou香的咸味儿甜点的甜香味儿,肆无忌惮地随着风一阵阵吹,开始邪恶地勾起了大伙儿的馋虫。

    酒楼里有眼色的伙计早早将灯笼掛上,摊贩中也不乏有机灵的也跟着加快动作,三两下支好摊子,就这么一瞬的功夫,吆喝声就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衬着偶尔响起的讨价还价声,平添上几分热闹的气息。

    庙会对盛京人来说是个大日子,花钱的从不手软赚钱的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从庙口一路到街尾,五花八门的摊贩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捏面人的画糖画的卖面具风筝的,做花灯的,摆摊算命的,还有在那儿暖身表演起杂耍的,喝彩声一阵接着一阵爆发,从街头传到街尾,将深秋的夜晚染上暖意。

    走在人潮涌动的街上,身边是状似亲热的钟家小姐,安若澜

    蓦地生起几分寂寥,直到看到人群中的卫韶跟赵琰,她心里才有了几分活力。R1152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