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竹纸(九) (第1/1页)
第四十一章竹纸(九) ——以下正文—— 赵母将米袋倒了出来,给装进罐子装好,外面在封一木板,用石头压好。这才抽身出来:“爹,你和赵臻今日在怎么买了这么多米回来了!?” 狄青嘿嘿一乐:“还不是因为我回来,师傅想想好好招于我?是不是师傅?” “滚你小子、、、额、、这件事还是臻儿帮了大忙,要不然像往日那般,我挑一担去,估计也都要装半担东西回来。” 接着赵达开便是把贩卖竹篓的一些事说了出来,而事先赵臻和爷爷在回来的路上也是对过口的,所以一些隐蔽的事便是没说。但是把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唯有狄青还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模样。而赵母则跑了过来,一把捂住赵臻的脑子:“臻儿,你可得专心在念书上,切忌不要掺呼这些勾心斗角的事儿里!”赵臻可没这个闲工夫听母亲这般唠叨,赶忙把赵母往厨房里拉,然后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那枚木质菊花发簪。 “娘亲,送给你。” “呀!”赵氏接过发簪,眼圈子立马就红了,啪嗒嗒地眼泪便是往下掉,打在发簪上。 “我爹当年傻了,死的时候估计也没送你什么,这些年家中你的首饰估计也变卖了给我治病,孩儿从街上买了的,算是一点心意,给母亲大人戴上。” 赵氏痴愣愣地捧着发簪,抹了把眼泪,呆呆地望着赵臻。 赵臻脸蛋一红,从母亲手中拿过发簪:“娘亲,你蹲下,你蹲下。” “干嘛呀?” 赵母蹲下来。 赵臻揽着赵氏的脖子,小心翼翼地给娘亲戴上。赵氏则把赵臻抱在怀里,站了起来,轻拍着赵臻的屁股,便是笑开了走出了厨房。 “娘亲戴上好看吗?” “嘻,难看!” “揪你个小家伙!” 赵臻赶忙躲过脸,抱着赵氏的头,把脸贴在赵氏的脸上。 “好了好了,下来,羞不羞?” “和娘亲在一起,永远都不羞!” 母子俩在院子乐呵的半天,赵臻又拿出字帖给母亲炫耀着:“娘亲,你看这是什么?” “呀,字帖啊!是哪位贤人的啊?” “颜鲁公的《颜勤》呢!” “哦?臻儿你怎么想着学《颜勤》,我虽然不太懂,但是听说这《颜勤》不适合你这般年纪学啊?”赵氏接过字帖,细细端摩着。 赵臻知道母亲也是读过书,识得字的,说起来当初也是王爷之女,放在现在,怎么都说是个郡主,所以有这番见识也是应该的。 “无妨娘亲,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儿子既然选择了这字帖,就一定会刻苦学习,不管有多难!” “嗯嗯,你自己有思量就行,娘亲支持你。” 第二日,新野县县太爷胡存义亲自造访赵家,除了一些衙门公职人员,就没有其他之人,排场小的多,没先前地大吹大擂。而赶在胡存义进小院之前,后面两个皂袍小厮走上前来,手里拿着果品,鱼rou还有一件布匹。 那小厮对着门口报话道:“县太爷亲临,速速开门相应,祝贺赵达开老爷子荣升新野县防城步军都头,赐盔甲马鞭一套,二两银子,一件布匹,若干酒水杂粮不等。” 赵臻一听不由得好笑,一个县老爷的报话,怎么搞的像是天子册封似的,真是贻笑大方。笑完以后,赵臻也是蒙了,包括赵氏也是不解:“前些天陈曜还跟县太爷打起来,妨碍办案不说,今儿怎么还好酒好rou,还送来一个新野县城防都头官儿来了!” 但是对于赵臻而言,稍稍一琢磨就明白了:“这县太爷估计是把赵达开给认出来了,为了赔礼,才搞出今天这阵仗。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赵达开一马当先走上前去,胡乱地把狄青的刘海,头发抓了抓,把那刺青给遮挡住。 “师傅,你干嘛呢?” “哼!”赵达开不乐意瞧了一眼狄青,没说话,随即大踏步走出门去,赵氏则已经把院子竹门打开了,门中大大小小的人,见到青色官服之人都是跪地拜道:“草民赵达开携一家老小拜见县老爷!” 唯有狄青慢腾腾从门中出来,见到县令大人反而一脸不屑,大踏步往牛棚里去。 胡存义哪里管那么多,见到赵达开给自己下跪,心口一堵,赶忙上前搀扶:“呀,赵将、、爷子就不要这般了,都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了,跪到本官面前,实在不应该,快快请起!” 黄百通:“县令大人真是体恤百姓,爱民如子,我等实在佩服!” 胡存义罢了罢手:“今日本县令来,专门前来为上次之事前来道歉,因听信了谗言,愧见乡亲父里,来人啊,把赵显贵押上来!” 顿时院外传来一阵聒噪之音:“呀,你们这是土匪啊,土匪,你们凭什么押解我男人?” “县太爷呢?我要告状,我要上诉啊,冤啊,冤枉啊!”金秀莲披头散发,插着鞋子,半跑半拖着过来了。几个衙役当即是不耐烦,一把将金秀莲推搡地上去。转头一把擒住赵显贵:“走吧!赵里长!” 赵显贵这回当即是面如死灰,这一回他知道,不是靠着信口雌黄,口吐莲花就能过去的。他整个人病恹恹的,脚下像是泡在水里使不上劲儿,被两个衙役给拖着进了院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