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章 《你好,冰冷世界》 (第1/1页)
正如乔治向玛莎保证的那样,罗杰三人仅仅只是凑在一起吃了顿晚餐,就各自回家了。 经过了第一天的适应之后,Murphy的成员在录音过程中渐入佳境,仅仅只用了两天加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四首歌的录制。 和某些以高效著称的乐队或者歌手相比,这个速度不算快,但也超期完成了任务。 接下来的后期制作与罗杰等人没有关系,也不需要他们的参与。 于是罗杰的生活再一次回到了平淡而枯燥,机械得像是一个机器人的节奏上去。 直到一周之后,玛莎再次将Murphy乐队的成员召集在一起。 “后期制作完成了,你们先听一遍,看看效果怎么样。” 玛莎坐在调音台前,按下播放键。 密集的鼓点和激昂的琴音,短暂而强烈的前奏之后,乔治的歌声响起。 经过后期修饰之后,乔治的嗓音与原本有了很大的改变,突出了原本就极具辨识度的音色,尤其是转音和尾音时,那一点不太明显的共振,给人一种隐约的沧桑感。 如果说,Murphy乐队在录音室现场演奏的水平是七十分,经过后期的处理和修饰之后,至少也在九十五分以上。 一个水平高超的后期团队,完全可以拯救一首灾难级别的歌曲。 事实上,除了现场之外,任何粉丝能够听到的,都是做了无数调整和美化的音乐,与歌手或者乐队真正的水平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如果说一个歌手的演唱会现场,能够达到唱片的水平,不用怀疑,一定是假唱无疑。 四首歌都不算长,只是十分钟多一点就播放完毕。 最后一个音符刚刚落下,玛莎立刻按下了红色的暂停按钮,开口道:“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排歌的顺序,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如果时间再过去二十年,或者哪怕只是十年,专辑的排歌都有很多的讲究。 不过在九十年代末,这方面的做法相对要简单很多。 首先,第一首歌必须明确整张专辑的基调,比如是乡村还是摇滚、是朋克还是金属,要让歌迷听到这首歌的第一时间,就能明白这张专辑属于什么类型。 其次,首轮打榜的主打歌必须排在第一或者第二的位置。 当然,像X这张EP,一共只有四首歌,也不是什么大明星的作品,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打榜的宣传最多也只会进行一次,不需要考虑第二主打歌的选择。 通常而言,有一种比较偷懒的做法,也是在这个年代非常常用的方式。 主打歌排在第一位,然后在剩下的歌里边,挑选一首第二或者第三好听的歌放在最末,中间则按照好听程度从高到低依次往下排。 无论是只有三四首歌的EP,还是十首以上的完整专辑,都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来排歌。 当然,这里所说的好听,指的是以歌手/乐队本身,或者制作人的审美来评价的顺序。 这里所指的,仅仅只是CD唱片的排序。 如果是歌曲数量较多的专辑,通常还要同步发行磁带版本,排歌的时候就要考虑AB面的总时长和整体水平大致相当,也就要更加复杂一些。 不过X专辑的歌曲数量较少,在排歌方面的难度不大。 “《Hello.cold.world》排第一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