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发行 (第1/1页)
( PS:说这本书没有人看当然是日常自黑啊,我黑自己总不会有人喷我吧~hh。 有几位读者从刚发书还没签约的时候开始一直跟读到现在,我都记得ID,很感谢你们的支持。 虽然说试水推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毕竟题材小众嘛,有心理预期。只要有读者喜欢,我就觉得挺满足了。 PPS:主角是贝斯手所以写主唱的时候老是习惯性绕到贝斯去了,上一章笔误,这好像是第二次写错,抱歉。已修改。 感谢书友任仁2号提醒。 ) ………… 当然,唱片盈利的渠道有很多,简单的零售分成只是最基本的一种,更重要的是各类版权的长期收益。 而且,二十世纪娱乐真正花掉的钱,连十五万美元的一半都达不到,大多数都是为了降低账目上的盈利,而特意做出来的“成本”,实际上大多是左手倒右手罢了。 但是,即使再怎么算,如果唱片只卖出去五千张,二十世纪娱乐肯定是亏本的,只能依靠后续的版权收入,通过漫长的时间来赚回投入。 不过首发数字低,并不意味着二十世纪娱乐和EI唱片认为这张唱片的市场潜力就是这个数字,仅仅只是必要的规避风险的举动。 毕竟刻录CD也是需要钱的,虽然大规模刻录的成本可以降低到每张CD五十美分以下甚至更低,但数量多了,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万一卖不出去,砸在手上怎么办? 所以,先小规模的向市场投放,再根据销售情况随机应变,才是大公司通行的做法。 如果反响良好,以EI唱片的能力,再加上背后有着华纳唱片这个庞然大物的支持,随时都可以生产出上万,乃至于更多的唱片,短时间内铺满零售店的货架。 罗杰对于二十世纪娱乐和EI唱片的保守很不满,但也没有提出任何意见。 反正提了也不会被采纳,何必浪费那个口水。 万一因此得罪了哪个小心眼的高层,在未来的项目上卡住自己,那才是真的划不来。 如二十世纪娱乐这样的公司,高层不能一个人批准某个项目的立项,但想要搅黄掉一个项目,却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虽然说在商业行为中,没有人会跟利润过不去,但万一遇到个想不开的家伙呢? 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风险,尽管风险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但确实存在。 想了一会,罗杰开口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再给我几张CD,我要送人。” “每人都可以拿到二十张,再多就要自己掏钱买了。”玛莎开了个玩笑。 ………… 时间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七月。 世界杯淘汰赛进入到了高潮阶段,不过这个世界,没有外星人罗纳尔多,没有冰王子博格坎普,没有中场大师齐达内。 没有了那些熟悉的名字,罗杰也没有观看的兴趣,尤其是在公寓没有电视机,只能去酒吧看球的情况下。 英式足球在北美也没有任何关注度,这里的人们更加喜欢美式足球,然后依次是棒球、冰球、篮球。 所以尽管世界杯吸引了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的目光,但仍然和北美这块土地没有任何关系。 7月3日,八强赛开赛的同一天,《你好,冰冷世界》悄悄地上架,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这也是绝大多数独立唱片或者乐坛新人的标准待遇,新歌发布引起无数媒体追捧,身后随时有狗仔跟踪偷拍? 那是一线大咖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最起码也要二线,或者具备特殊话题性的三线艺人。 至于Murphy乐队,出了二十世纪娱乐公司的大门,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这支乐队的存在。 外界发生的一切依旧与罗杰无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