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教父_第226章 替换合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6章 替换合约 (第1/1页)

    六月的第三个周末到来之前,乐队终于和二十世纪娱乐达成了正式协议。

    除了《黑色》专辑的发行方确定为环球唱片,并且在2001年颁奖季的公关投入上做出了强制的规定之外,乐队和二十世纪娱乐重新签订了一份新的合同。

    这份合同将会取代旧的唱片合约,和任何一份商业协议一样,繁琐复杂的条款多达数百条,但真正有价值的核心条款却相对简单。

    除了已经完成的两年合约以外,剩余三年的合约,将不再按照时间来计算。

    而是改成了按照【正式发行的新歌数量】加上【由二十世纪娱乐安排的演出活动次数】,作为合约履行的标准。

    不过每年仍然有最低的数量限制,除此之外,乐队为了签下这纸协议,额外付出了五首歌和三场演出的代价。

    也就是说,乐队现在还需要再发行65首歌,参与18场演出,才算完成唱片合约的要求。

    其中可以保留完整版权的数字,依然是六首,在演出方面,已经确定下来的,2000年佩内洛普摇滚音乐节也不被计算在内,所以实际上需要参加的演出是19次。

    最后,二十世纪娱乐能够从【乐队完整保留版权的作品的版权授权收入】中获得分成的时间,依然和原有的合约一样,截止到2004年1月1日。

    这一条反而是乐队最不在意的。

    …………

    签完协议之后,罗杰三人凑到一起讨论新专辑的规划。

    由于最后的协议和原本的设想有所差别,罗杰已经拿出来的那些歌,未必全部都合适。

    “今年有《黑色》,新专辑的方向最好是纯粹的商业化。”

    罗杰说着自己的看法:“65首歌,下半年可以完成20到30首,凑两张专辑出来,一张朋克,一张金属。”

    罗杰在“凑”这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反正已经和公司摊牌了,虽然没有撕破脸,但双方都知道彼此的想法。

    这种时候,也不需要过多的顾忌脸面之类的问题,一切以乐队自身的利益为先。

    通常而言,一支乐队刚刚成立,打响名气的前几年,都处于一个高产期。

    依照北美摇滚乐坛的标准,一年二十首歌算及格,四十首歌能达到平均水准。

    一年上百首歌的快枪手虽然罕见,但也能找出几个来。

    不过这样一个高产的时期通常也持续不了多久,短则一两年,最长也不过四五年。

    像披头士乐队那样保持了近十年的,整个摇滚乐坛也找不出几个来。

    ——他们一共发行了十三张专辑,二十多张EP和单曲,原创歌曲数量超过三百首,翻唱近百首。

    而达成这个数字,仅仅只用了八年。

    在高产期过去之后,通常来说,乐队就会转入创作低谷。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写不出来”之类的理由,仅仅只是没有必要。

    歌曲数量足够多了以后,质量不够出色的歌就没有必要拿出来了,除非是真的写不出来。

    这个时期,乐队会开始追求专辑的质量,用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来打磨一张足够出色的精品专辑,不在其它的“充数作品”上浪费时间。

    这还是速度快的。

    如果换成速度慢一点的,花三五年时间在一张专辑上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AC/DC乐队晚年的代表作《摇滚或爆发》专辑,就用了四年多的时间。

    “用低质量的专辑凑数?”

    理查森想了想,问道:“歌迷会不会有意见?”

    “意见肯定会有,不过我们也不会拿那种垃圾出来。”

    罗杰想了一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参照标准,说道:“大概和《你好,冰冷世界》的水准类似,不会太好,也差不到哪去,大部分歌迷应该是能够接受的。”

    比《青春》略微差一点,但是差距不明显。

    跟《黑色》、《希望》这样的精品专辑肯定没法比,但是也不至于让歌迷有“被骗了”的感觉。

    “这样的话,我没意见。”

    理查森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白金级别的专辑,公司应该也没意见。”

    至于安妮,抱着一个掌上游戏机玩个不停,从头到尾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罗杰甚至怀疑这个女孩有没有在听自己和胖子的讨论。

    “我之前转到乐队的那些歌,留到明年。”

    罗杰想了想,说道:“这周之内,我会把新专辑的版权注册好,转到乐队名下。等音乐节结束之后再练也来得及。”

    “音乐节上不出新歌?”

    理查森诧异地问了一句。

    按照大多数摇滚乐队的传统,除了告别演出之外,一般规模较大的演出,无论是音乐节,还是大型巡演,都是要出新歌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