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2章 求稳 (第1/1页)
在过去,北美的唱片业,最主要的cd灌录加工地是在南美州,或者北美南部的几个拉丁系国家。 不过近年来,太平洋对岸逐渐取代巴西、秘鲁、古巴等国,成为了北美最大的加工代理商。 尽管由于版权保护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太平洋对岸的盗版市场,往往比北美本土的正版专辑出的还要早。 但即便是南美,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只会更加严重。 反正只要这些盗版专辑不流入北美唱片业赖以为生的几个核心市场,干脆只当看不见。 无论规模大小,北美的商人们,在乎的只是利益。 谁能给出更低的成本,就将订单交给谁。 相比于在工会支持之下不断闹罢工要求涨薪的南美而言,太平洋对岸给出的报价要低出百分之二十以上。 而且在效率上,那个人口大国也要远远强于天性自由散漫的拉丁人。 七月中旬,一艘载满了cd唱片的货轮从津港离岸,这份数量高达500万张的订单,单套cd,包含封面包装和内页在内,一套的价格仅仅只有85美分,这还包含了送货到旧金山港口的运费。 更让麦克唐纳兴奋的是,那个江南地区的刻录厂完成这笔订单,仅仅只用了不足两周的时间。 这样的效率,在西方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听那位驻亚洲地区的同事说,那个刻录厂的老板在完成这笔订单之后,卷走了工人们的血汗钱,带着小姨子跑路了。 但麦克唐纳可不在乎这个,只要钱货两清,管他是带小姨子还是带小舅子跑路,跟自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首批五百万张cd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十天抵达北美,这让麦克唐纳发行工作轻松了许多,压力一下子就减少了一大半。 当然,发行工作相当复杂,并不仅仅只是备货那么简单。 虽然大多数工作,比如与经销商、保险公司、快递公司的谈判等等,已经在发行日期确定之前就已经做完,但需要麦克唐纳cao心的事情仍然有不少。 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肯定是闲不下来的。 说不定还要加班。 上帝作证,麦克唐纳最讨厌的就是加班了。 要不是mad唱片给出的加班费和奖金非常慷慨,麦克唐纳敢对已经去世的外祖母发誓,自己绝对会向工会投诉。 电话铃声打断了麦克唐纳的胡思乱想,没好气地拿起听筒,手下的汇报直接让麦克唐纳暴怒了起来。 “什么叫【意外】?!” “我讨厌意外!” “你是饭桶吗?” “这点小问题都要向我请示?” “工会抗议?工会的人就是一帮碧池养的,理他们干什么?!” “世界上怎么会有你这种蠢货?既然是码头那边出了问题,就去找码头的人给我解决它!” “今天下班之前,我要听到事情已经解决的汇报,否则你就交辞职信吧!” 砰! 麦克唐纳狠狠地将听筒砸在座机电话上,犹自觉得不解气,又骂了一句:“废物,蠢货!” 门外的秘书听到办公室里的动静,却完全没有在意,有条不紊地继续着自己的工作,仿佛早就习以为常。 全发行部的人都知道,麦克唐纳只会在少数几个人面前表现得有如翩翩君子,谦逊有礼,进退有度。 这几个人的名字叫做卢西恩-格兰奇、西奥多-杰克逊、唐纳德-克拉克、理查德-埃尔文德斯、安妮-克拉克,以及罗杰-克里斯蒂安。 而大多数时候,这个刻板的老头都有着一副一点就着的暴脾气。 若是赶上工作最忙碌的时候,任何人都最好不要招惹这个家伙,否则挨上一顿骂那都是最轻的。 秘书正想着,一个新来的年轻人敲了敲门,走了进来,“安娜,我有事要向头汇报。” “你最好过一会再来,boss的心情不太好。” 这个年轻人外表很对安娜的胃口,于是刻薄的女秘书难得地善良了一次,提醒道:“这个时候去找他,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除非你有很好的理由。” 年轻人露出犹豫的表情:“可是这份文件标注了加急。” 女秘书没有再劝,耸了耸肩,做出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 年轻人踌躇片刻,一咬牙,“头说过,标注加急的文件必须第一时间交给他,麻烦你了,安娜。” “文件给我。” 安娜接过文件,看了一眼封面上的标题,拿起电话拨通内线,说了几句,挂掉电话。 将文件还给年轻人,道:“进去吧,boss在里边等你。” 走进办公室,麦克唐纳坐在真皮座椅上,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但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压力。 “头,这是宣传部门送来的文件,标注了加急。” 年轻人立刻将文件递了上去,站在一边,不敢开口。 过了许久,麦克唐纳终于读完了文件,低骂一声:“这帮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谢特!碧池!” 年轻人依然低头不语,仿佛一座雕像。 又沉默了片刻,麦克唐纳开口道:“你叫杰克?我记得你是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毕业的?哪个校区?” 年轻人一愣,下意识地开口道:“当然是厄巴纳-香槟校区。” “很好,我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 麦克唐纳拿出一份表单,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递了出来:“填完之后去财务部门领钱,买一张明天的机票,去芝加哥见见你的校友,说服他为《月之暗面》写一篇专栏文章。” “校友?” 年轻人楞住了,作为北美公立学校的顶尖代表,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出过很多大人物。 但和自己认识的…… 真的有吗?年轻人一时之间有些怀疑起自己的记忆来。 “对,你的校友。” 麦克唐纳认真地点点头:“乐评人史蒂文-蒙哥马利。” “可是我不认识他!” 年轻人大惊,作为唱片业的从业者,史蒂文-蒙哥马利这个名字,他当然知道。 这位大名鼎鼎的乐评人是上个世纪的大人物,在七十年代两次获得普利策奖。 史蒂文-蒙哥马利确实出自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但是,那可是至少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他的年龄,比年轻人的父亲还要大。 而且,听说这位乐评人由于年龄以及身体的缘故,已经很久没有为任何人写过评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