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预算增加 (第1/1页)
两个小时后,整个外形结构模型搭建完毕。 南大的学术研讨室内,顿时传出一阵惊呼声。 三栋大楼呈环状分布,然后顺时针朝一个方向盘旋并水平上升,到最顶端的时候,被一个巨大的圆球连接到一起,整个建筑体就如同一个直立的祥云火炬,把建筑美学体现得淋漓精致。 如果拉近三维模型的距离,就会发现建筑最顶端的突出来的半球体是一个巨大玻璃罩,架构出一个露天平台。 埋在三栋建筑内的另外一个半球,则是用于安装顶层防震的装置。 “老师,这栋楼,目前的建筑施工工艺根本达不到,全世界都没有任何一家建筑公司能行!” “祝老师,429米的高度,每一栋大楼盘旋180°,那么修建过程中的大楼重心问题,咱们根本不可能解决!” “三栋都都是不规则的倾斜体,那么电梯如何安装,后续设备安装跟不上,我认为这个设计不合理。” …… 面对所有质疑,祝筠同和李启承笑而不语。 他们既然敢如此大胆的设计,那么自然考虑到了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 甚至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已经考虑到了这个模型的建筑力学是否合理。 施工工艺,本就是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创新,既然锁定全球建筑最佳设计奖,那么就一定要在施工工艺上有所突破,腾龙集团连第四代住房都能搞,也就说明了他们有足够的突破潜力。 三栋429米的超高楼修建,因为都围绕一个中心朝同一方向盘旋,那么如果每一层增加一个临时平台,能不能把它们连承一个整体,架构出一个整体垂直重心?最后利用最顶层的大平台,真正把三栋大楼连接成一个整体,完全实现整栋大楼的重心平衡。 当然,这一点也很强调工艺问题,因为在大楼完工之前,三栋大楼基本都是独立存在的施工过程,所以也就要求三栋大楼的施工进度要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发生重心不稳的问题。 至于电梯等设备设施安装,则更加不是问题。 因为大楼倾斜盘旋的不规则缘故,普通的内嵌式垂直升降电梯肯定无法装配,所以两位院士准备采用外挂式升降电梯。 试想一下,沿着盘旋而上的楼面一路上升下降400米的感觉,绝对能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当然,这种大胆前卫的设计,也存在一些亟待论证的问题。 随着大楼盘旋,那么在一定角度之后,墙面会变成楼面,那么应该如何在保证楼层质量的情况下减重? 这个问题才是对施工工艺的最大考验! 整整180°的盘旋角度,如果不能有效减重,恐怕整栋建筑都会被自身的重量压塌。 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已经不仅仅是建筑设计领域的问题了,还要设计到材料学、工程学、力学等领域的问题。 从而也印证了一句话,一栋世界级的建筑,绝不是工程工艺那么简单,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其实也是一个国家的统筹能力、综合国力的提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