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7天下贤人 (第1/1页)
乐安郡,博昌县。 道路干净而整洁,百姓的民居,整齐而有序。 远远的,还有一阵阵,稚嫩的朗朗读书声传来。 汉代的乡学,并非是全年制的学校,而是具有时令性。一般在冬天开学,到春耕放假。一切都符合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 崔寔的《四民月令》就曾经记载: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师法求备,勿读书传。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十月,农事毕,命成童入大学,如正月焉。 简单来说,农闲之时,幼童,都可以去乡学,学习识字和基础计数。谁都可以去学,当然,要自带干粮。成童,学习《五经》。 当然,乡学教育,只是提供一些基础教育。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才有可能出人头地,这个时候,就需要出去拜师、游学了。 不过,在一般的地方乡亭,乡学都是时有时无。 何况,自去年,青州又遭了黄巾之乱之后,已经很难找到像此地这样,能够再继续坚持教学的地方。 命都特么快没有了,有几个人还顾得上读书。 因此,行军经过此地,刘备居然见到了在这个时代难得一见的太平景象,仿佛是世外桃源一般。怎么能不莫名惊讶。 此时,已经是冬日,正午的太阳,暖洋洋的,刘备看到了好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那里一边晒太阳,一边闲聊,好一副悠闲的景象。 见到刘备带了数十骑兵前来,这几个老人似乎有些害怕,就想躲避。 刘备急忙叫人前去,将这几个老人请来。 “这位便是征东将军,青州刺史,刘使君。”那个士兵将几个老人带到,介绍道。 “原来是刘将军。”几个老人,这才知道来的谁。 再看刘备,早就滚鞍下马,对着几个老人家拱手为礼,说道:“几位长者,刘备这厢有礼了。” 慌的几个老人,连忙跪下磕头还礼,刘备急忙上前,将一人扶起,嘴上连连说道:“使不得,使不得,折杀刘备了。” 数十骑兵,见刘备下马,也都跟着下马,刘备将一个老人扶起。忽然,下意识的就是一个哆嗦,好像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发生,就怕这老头子大叫一声:“就是他把我撞倒的。”摇了摇头,刘备把这个突然其来的想法抛出脑后,心说,这特么都成了条件反射了。 那几个老人,见刘备如此谦和,这才略微放下心来。 “请问长者,本地的三老,乃是何人。”刘备问道。 汉代重视教育,普遍在乡村设置的三老,掌教化,其主要职责,就是教育本乡本亭的蒙童。因此,刘备问此地的三老是何人。 那老头子说道:“回将军,本地三老正在乡校,乡校国家重地,还请将军莫要打扰。待放学后,请他来见将军。” 听了这话,刘备顿时做肃然起敬状,表示出自己对乡校的尊重。说道:“昔年,子产不毁乡校,而孔子誉之。刘备何敢打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