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9讨袁 (第1/1页)
众人闻言一惊,大家皆知,袁绍此人,向来是喜怒不形于色,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城府。 别看袁绍现在面色不变,语气平静,其实心中只怕已经是愤怒到了极点。 本来刘备说的好好的,要来给袁绍和公孙瓒解斗,结果韩馥一死,直接变脸,也发了檄文,声讨袁绍。 在檄文中,刘备将袁绍好一顿明嘲暗讽。 这个其实和刘备没关系,主要是祢衡这货,他那张破嘴实在是太过于刻薄了。 与公孙瓒的檄文,揭露袁绍十大罪状不同。刘备的檄文,是用一种为袁绍辩解的语气,将袁绍嘲讽了一遍。 “盖闻,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是故智者见微知著,而愚者察之不明。” 一开篇,先点出了智者和愚者的区别。 “行车骑将军袁绍,袁氏之庶子,智不过中人,谋不过庸者。本非命世之才,藉父祖四世之名,用诡诈养望之术,遂得大名,播于天下。” 袁绍本来不过是袁家的庶子,借着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声,用守孝养望的手段,得到大名。 “故大将军何进,谋诛宦竖,以绍名高,乃与之谋,举为司隶校尉。而绍谋事不密于先,令何氏惨死,汉家遭难,识人不明于后,使董卓横行,侵官暴国。至使太后遭鸩,弘农遭戮,幼主越迁于西,洛阳焚毁于东。此虽非绍之本意,亦其智短之故尔。” 袁绍怂恿何进招来了董卓,搞得天下大乱,这不是袁绍故意的,只是袁绍没有识人之明而已,简单来说,就是袁绍是个笨蛋。 “绍以大臣有经权之故,默选戎马,起兵讨董,而令太傅、太仆,满门被戮,并遭劫难。非绍不顾人伦之大,实乃其思虑不至故也。” 袁绍起兵,害死了自己叔叔和哥哥全家,也不是故意的,只是袁绍没有想到而已,还是因为袁绍是个蠢货。 “绍既兴兵,历数年而无寸进,反丧师于河内,败绩于孟津,此非绍所之欲,实其无军旅才也。” 袁绍打了两年,不但没有寸进,反而被打的大败,这也不是袁绍不想打董卓,而是因为他不会打仗,总之,袁绍还是个笨蛋。 “而绍既不能谛之于谋虑,因而考之于星象,故财货赂遗于崔巨业者。假令绍果能深思远虑,计无不中,焉至于此乎。” 袁绍为什么要重用崔巨业这个神棍,还是因为他是个笨蛋啊,所以才会听算命先生的话。 他要是聪明,会听算命先生的话吗?! “故冀州牧韩文节,颍川名士,为天下所重,有大臣之节。以绍忠亮而名高,欲资之以讨董,以冀相让。而绍外表宽厚,内怀猜忌,先围文节于楼上,后杀韩公于厕中。” “窃谓,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况冀州千里之地,百万之国乎。衡有生以来,未闻忘恩负义,有过于袁本初者。” “自董卓造逆,中原膏腴之地,遍野哀鸿,大河两岸之间,烽烟处处。青州刘使君,其人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贤思齐,疾恶如仇。会值天下搔然之际,而忠义奋发,重阵军旅于齐地。百万黄巾,俯伏教化。乌桓巨寇,闻风丧胆。两伐董卓于万马齐喑之际,使我圣朝威严,传于天涯海角。虽古之忠臣名将,于青州何加焉。至令天下英雄豪杰,为之倾倒,乃相谓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刘青州’。非其至德,焉至于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