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36 盘面下的角逐 (第1/1页)
庾献目光一垂,落在纸上,开口笑道,“早听说王仲宣有异才,今日一见,果如其然。只是仲宣青春正好,前途无限,何必为些许小事,这般愁苦。” 众人闻言,都惊疑莫名。 王粲诗风愁闷孤郁,既是忧心家国,又是忧心自身的前途,这两桩事,哪一件能算的上“些许小事”? 眼前这人口气甚大,不知道是什么来头。 又听那姓庾的俊朗男子说道,“也罢,我便赠你数言,不枉你我相识一场。” 众人更加面面相觑了。 这家伙……,是打算给王粲赠诗? 众人虽然都是青年才俊,但是就连在王粲面前作诗,都觉得放不手脚,又有何人敢给王粲赠诗? 而且听这话,赠诗之外,竟然还暗含提点之意。 庾献也不顾众人是怎么想的,直接提笔写道,“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我愿执此鸟,同济有轻舟。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庾献炼体有成,落笔极稳。 那字不循字体,如枝蔓攀附,如大树耸立,如繁花点点。 庾献又稍微用上了点“名家”的手段,于是那倜傥自然的文字,便如潺潺流水,瞬间浸润心间。 众人行云流水的看过,如沐春风一般。 等到再一回味,诗意中的怅然愁闷,又像是粘稠的空气,让人挣扎不得。 庾献率性落笔,自然点出丘壑。 方寸之间,笔落如削,团如盘蛇,文字以死阵布局。 这首诗本就是历史上曹植曹子建赠送给王粲的,几乎相当于专杀王粲的任务物品。 王粲是天才多思的人物,诗中的忧思悲怆,一下子就被他共情到了。 他仿佛看到,那端坐苦愁思的正是自己,前后顾望,只有悲风呼啸,日头沉下,愈是西山愈寂然。 在庾献巧妙的布局下,诗意掩藏下的死意,悄悄的攀附在王粲身上。 王粲越发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走不出来,一时忧愤之下,竟“哇”的吐出一口血来。 这诗和王粲宿命纠葛,自然容易共情。 崔州平、孟公威、辛毗、杜袭、赵俨、樊钦等人看不透其中的妙处,正品评着词句啧啧称奇,见王粲读过一遍,竟是这般反应,无不骇然变色。 不过王粲终究是天下少有的聪明人,喃喃的默念几遍,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玄机。 庾献的死阵极为特殊,本就留有一线生机,透着勃勃的生气。 之前抄曹植诗的时候,庾献还特意把那句“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改为了“我愿执此鸟,同济有轻舟。” 这首怅然愁闷的诗词,立刻像是悄然推开了一扇窗户,为王粲露出了外面的青草绿茵。 在死阵的加持下,那股藏于一线的生之气息,像是维系着王粲呼吸的最后一口清新的风,让他贪婪的追寻着。 那沉闷的诗意,也仿佛鲜活起来,对他循循善诱着。 ——“你眼前的……,便是那个乘轻舟而来,带你同济苦海之人。” 王粲感受着诗意,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看着庾献开口恳求道,“愿先生教我。” 庾献忍不住露出笑意。 他利用曹子建赠给王粲的共情之诗,又利用名家那直指本意的手段,最后就连诗意藏死意的花招也用上了。 这诸般手段相辅相成,对付王粲这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和粗暴的直接按倒灌药都差不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