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处处开外挂_第六百二十八章 泰州立、地图出、李进战(三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八章 泰州立、地图出、李进战(三合一) (第2/2页)

  许定想了想又问:“那东平国,任城国、等地交给谁来镇守?”

    郭嘉道:“正南在泰山治理的很好,泰山本属兖州,现在既然半个兖州归属我们,不如设立泰州,正南为刺史,管理着泰山、东郡、济北国、东平国、任城国、鲁国六郡。

    第二校尉军驻防泰州,于禁守任城内与鲁国、臧霸守济北国、尹礼守东平国。

    至于东郡等第六校尉军完成任务后,放在东武阳与东阿便可以了。

    州府放在济北国,将富城县划到济北国,在改肥城为济北国郡府。同时州府暂时放在富城县,以方便统管各郡县。”

    “行!就这样吧!公明暂时接管东郡一切军政防务大事。”许定也没有多矫情,对郭嘉的提议并没有多排斥便同意了。

    当然鉴于半个兖州或者叫新生的泰州刚建立,需要重兵驻防各地关卡,法卫配合着分散调往各郡县。

    所以许定只带着张辽的重骑、弟弟许褚的陌刀步卒还有典韦的近卫返回青州。

    收到命令的审配立即着手筹建泰州之事,不断向戏志才与毛玠要管理人才,要钱、要粮,还向许定要修城、修路、修桥、打井的建设工程队。

    当然也没忘记向东莱学院要师资力量,同时还让学院的卫生部门跟进过来。

    对于审配的要求,各部也是有求必应,尤其是建设方面的工程队,早在开战之前,这停止了从青州修向鄄城的公路。

    目前刚好只完成到了东阿,这下正好南下将济北国与泰山等地联系起来。

    架桥的架桥,扩路的扩路。

    修城的修城,打井的打井。

    一时之间泰州热闹无比,一面是旱灾与蝗虫肆虐,弄得整个泰州没有生机,百姓困苦没法下种谋生。

    一面又有各种工程上马,急需要人力,受灾的百姓顺理成章的被招去以工代赈。

    人心到是一时齐聚不少,并没有出现因为政权更迭而带来的负面情绪与抵触。

    反而因为救灾得力,收拢了不少民心。

    至于各地的世家,也不敢此时出来捣乱,一是因为蝗虫与旱灾,实在是太大了,一不小心就能作死自己。

    所以火中取栗者少。

    二是许定方面制定的第三份报纸随后发行出去了。

    因为这份报纸上的消息完全颠覆了众世家的认知。

    没错许定给曹cao的那份虚化过的简略地图印在了报纸上,并对西方各地作了简单的陈述简介。

    以后不要脸的给自己身上添了一些光辉,大大的自夸了一下。

    许定方面定海东方,船行南海,北逐东北的偌大疆域就这般展示了出来。

    看到一片大大的绿色,各大世家与诸侯心里都有些不舒服了。

    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大大欲望。

    “威海侯了不起,不声不响打下了如此大的疆域,天下第一诸侯果然是实至名归……”鲁国彦家某人发生感叹道:

    “文成武略,威家海内,让我族之文章传之海外,了不起,我颜家作为圣人学后,当敢为天下先的重担与已任,教化蛮夷舍我其谁……”

    “真是没有想到,威海侯还干了这么了不起的事,此时若不早去,更待何时。”东平国府城无盐,一毕家少年,背了一个包裹,径直往青州而去。

    同样是东平国,宁阳城汉章王宗室刘家,一知书打理的妇人对着面前的儿子,再一次敦敦教诲起来:“我儿桢,你以经十四了,是该出去历练长长见识了。以前你就想去青州,但是董卓污蔑了威海侯,说他窃夺了传国玉玺。

    现在一切都以清白了,传国玉玺在万年公主手里,万年公主嫁给了威海侯,君侯是我大汉的驸马,是皇亲国戚,他有资格代表我大汉,他有资格拿它。

    真正能中兴我大汉的也只有他了,为娘不会在阻止你了,去吧,求学,去展翅高飞吧!”

    少年重重朝着妇人一拜道:“是母亲大人,孩子不在的时候,还请母亲大人多保重身体。”

    与母亲珍重完,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也踏出了宁阳城的城门。

    “我任城国现在是属威海侯,我栈家出士也是应该的。”任成国栈家家主对家中小辈道:

    “自己选吧……”

    东郡聊城薛家,家主同样拿着报纸深思良久,最后长叹一气道:

    “气侯以成,难以撼动,非一日之功可废,到不如顺势而为,告诉大家早晚给我仔细研读最近的报纸,一定要有所悟,有所得,有所行……”

    当然在泰州郡风涌云动后各州郡也纷纷上演了差不多的场景。

    俯视大汉,新的观念冲击,给你一个直观的视觉展视比说一万道一千还有要效果还有要意义。

    不过在这第三份报纸发行之前,南北两路的战事还在继续。

    袁术大军攻打徐州,这一次可没有上一次这么轻松了。

    因为这一次陶谦提前让许定部入境,并且移交了防务大权。

    王修、李乾、李进、周泰、蒋钦等人纷纷进入各自的岗位,把守了入徐的各个要道跟重要城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