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 冲喜?扯淡? (第4/4页)
有些发紫,显然是不好意思:“老臣的儿子既然被带走,一定是做了什么不妥当的事情,老臣不愿问,也不会求情” “只是坤儿被带走时刚刚入夜,和家中几位侄子侄女玩的忘了进晚膳,如今又已经是进早膳的时候,估计也没有进食,人不是铁打的,几餐不用,精神又绷着,万一熬坏了身子” 他叹了口气,对着刘凌连连拱手:“老臣想着,如果不肖子被陛下送回了东宫,就劳烦殿下记得膳食之事,为老臣那不肖子准备些吃喝惭愧,老臣请求殿下的事情竟然是这么不” “没有,您是个好父亲。” 刘凌心中感动,并不觉得他小题大做,反倒记在了心里,对方国公也升起了好感:“我会记在心上,一散朝就让宫人准备好热粥和膳食。我二哥昨天半夜也被召去了,如果没有进食,这个时候应该也饿了” 他对方国公回了个礼:“魏侍读对我大哥一直忠心耿耿,照顾他细心入微,人人都看在眼里,必不会出事,您且放宽心。” “哎,我那儿子” 方国公连连摇头。 “确实是个忠厚的人,就是八杆子打不出一个一句话,就怕有话也说不清楚,反倒惹祸。” “不” “陛下到百官入朝参拜,上朝” 赞者一声高唱,打断了方国公和刘凌的话,刘凌急急忙忙对方国公拱了拱手,返身就入了宣政殿。 方国公整了整衣冠,收起戚容,若有所思地也跟着进了殿。 会不会武,是不是宅心仁厚没看出来,但说话滴水不漏,又有礼有节,确实不像是冷宫里被苛待出来的。 莫非陛下早有安排,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只是幌子 如果真是这样,那倒要早早安排了 百官入了殿,参拜过后,还未等两位宰相奏读议事,坐在御座上的刘未就以及开了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站起身,面若寒霜,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倦之色。 最近一段日子,对他来说是多事之秋,先是袁贵妃出事,然后是刑部和大理寺共同搜集方党的罪证,每天都有无数证据和消息暗暗传进宫里,逼得他不得不连夜处理,昨日夜里又出了大皇子的事,更是乱成一锅粥。 他甚至都觉得是老天爷在玩弄他,好生生的事情,非要弄的一波三折,就等着他功亏一篑,好惹上天嘲笑。 想到这里,刘未心中生出一股郁气,眉头更是紧锁。 他紧紧注视着百官的神情,丢下一句惊天霹雳。 “昨天朕的大皇子在蓬莱殿遇刺,如今还在昏迷不醒中。” 喝 “什么” “咦” 霎时间,朝中哗然一片,简直像是炸开了锅。 刘凌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惊得张口结舌,看向父皇的表情也是不敢置信。 蓬莱殿是袁贵妃的地方,即使她死了,也都是她的宫人,谁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刘恒下手 谁会这么做 谁又有这个本事 大概所有的朝臣想的都是如此,望着刘未和刘凌的表情也是各有不同。 刘未站在宣政殿最高之处,对殿下所有人的表情一览无遗,自然也不会放过方孝庭和吕鹏程脸上的错愕之色。 “大皇子遇刺”之事只是他用来诈人的,为的是看看朝臣们的反应,但现在见到所有人几乎都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弄的他也不太确定起来。 左右刘恒没有醒,刘未也不愿放过这个机会,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自朕下令为老大封王纳妃以来,先是袁贵妃遇刺,而后是老大在蓬莱殿里离奇出事,可见宫中已经大不太平,有不少意图谋逆之人正对着朕的卧榻之侧虎视眈眈” “陛下息怒” “陛下多虑了” “愿为陛下分忧” 刘未深吸了口气,冷着脸继续说道:“既然有人不愿意老大纳妃就藩,朕就偏偏不能让这些宵小之辈如愿。民间素来有冲喜之说,老大现在昏迷不醒,正是需要喜事冲一冲的时候,诏令宗正寺、太常寺今日便给出肃王妃的人选,由朕亲点,三日之内,举行大婚” 哗 大臣们简直要疯了,出列直谏之人此起彼伏,都是如此纳妃太过荒诞的意思。 “如果老大出事,连亲事都没有,难道是要日后九泉之下做一孤魂野鬼吗” 刘未恨声开口,打断了所有人的谏言。 “就算他日要过继其他兄弟之子代为祭祀,也须得是个成年、有王位、有妻室的皇子,诸位爱卿大多都是已为人父之人,难道就不能考虑一下朕的心情吗” “陛下,这样对于即将成为肃王妃的女子来说,是否有些不公呢” 方孝庭下手一位官员冷不防出了声。 听到这样的话,刘未斜觑了他一眼,冷冷地开口。 “能为王妃,是被选中之人的荣幸。” 陛下您就不能考虑考虑我们这些已为人父的人想什么吗 在场许多官员家中都有女儿,闻言又气又悲,谁愿意自己的女儿得到这种“荣幸” 气愤间,众人又忍不住频频看向太常寺寺卿和宗正寺寺卿,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一下了朝就要和他们关说关说,哪怕欠下人情,或是破费财物,也千万不要将自家适龄的女儿名字报上去。 一时间,朝堂上人人无心朝政,不停分神,就连北方大旱这样的事情都没有提起多少人的注意,还是户部连续三次提醒,才重新回归到议程上来。 刘凌立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抚着腰带上的玉带扣,有些不敢相信大哥的命运就被这样随便的决定了。 父皇甚至连他死后以兄弟之子为嗣子继承香火的事情都想到了,还要和民间一般冲喜 究竟情况已经坏到了什么地步 蓬莱殿里,像是荒唐的玩笑一般的冲喜旨意,竟像是有了用一般。 已经昏迷不醒到让人生不起什么希望的刘恒,静静睁开了眼睛。 “大皇子醒了来人啊殿下醒了” 李明东又惊又喜,连连高呼。 “快去通知陛下快去通知陛下” 此时刚刚是下朝的时候,刘未一得到消息,连书房里的大臣们都没管,就立刻飞快地赶来了蓬莱殿。 只是片刻后,无论刘未再怎么有了心理准备,也忍不住咆哮出声。 “你们给朕说清楚为什么朕的儿子成了个木头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