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七章 蛮族船夫 (第1/1页)
老船夫闻言,心里也有些乐了,笑道:“我这要这么做了,大家以后就都不从我这里过了。我打算到时候送给他一瓶自己酿的米酒,够他一路吆喝山歌、一路喝到下一个山寨的了。” 刘禅也笑了,暗赞这个老船夫生性真够秉直的,就跟他聊起这山里的事情。他这才知道,老人名叫阿多支,这里的居民乃是武陵蛮的一个分支,数百年前因为跟随军队战争才逃入荆山,便在这里安居下来,如今由当地的一个土著大人在管理。老船夫就问起刘禅的来历和去处。 刘禅说道:“我们来自益州成都,正要往襄阳去。” 老船夫点点头,笑道:“襄阳那可是好地方,我年轻时候也去过几次。那里地方大、东西好吃,好看的东西也多。” 刘禅点点头,这个老人家虽然只是个摆渡的,但是在这里恐怕算得上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了。 老船夫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公子是从山外来的可能不知道,咱们这里虽然不像外面那般不太平,但是日子过得也苦。象我这样的老家伙是没有用了,过不了几年,说不定就埋到土里喂蛆虫了。” 刘禅看了看老船夫那被日头晒成古铜色的脸,笑道:“老人家你一辈子勤勤恳恳为族人摆渡过河,相信神灵会保佑你长命百岁的。而且这里山好、水好、人好,总比外面人杀人的世界过得有盼头。” 老船夫也笑了:“公子说得有道理。咱们山里人有聪明、正直、勇敢、耐劳的品性,日子总归是有盼头的。” 刘禅听得心里一黯,自己周围聪明、正直、勇敢、耐劳四种品性齐备的人,恐怕早已经死绝了吧?即使是自己这样才13岁的少年人,也早早地摆脱单纯的人生,陷入权力的你死我活的争斗之中,现在已经记不清自己的手上沾了多少血腥了。 刘禅看看这四周的景致,看看迷蒙的烟雨,再看看老人的淳朴的脸庞,心里更加感叹起来。 很快地,众人来到不远处一片竹林前,那里立着一座吊脚楼,掩映在一片幽绿的竹叶之中,用的材料却都是竹子。 刘禅很喜欢这样原生态的建筑,就将吊脚楼给夸赞了一番,老船夫脸上顿时露出一丝自豪的神色,便带着大家上楼。 便听到有女子在用土著语说话,老船夫也用土著语进行回答,然后告诉刘禅,已经吩咐孙女多煮些东西招待客人。刘禅知道老船夫生活拮据,自然不能给他添麻烦,就告诉他自己备有干粮,并让侍卫将干粮拿给老船夫尝尝。 老船夫本是性情豪爽之人,首次见到这如同饼一般的东西未免感到好奇,就不客气地吃了一口。其实军粮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不想老船夫却赞道:“这饼味道真好,真咸!” 刘禅心里很惊异,味道好就是味道好,怎么跟“真咸”扯得上关系呢?刘禅询问之下才得知,荆山道路难走,商人不愿意将盐卖进山里。即使有,也都被当地的大人所把持着,价钱贵的离谱,一般平民百姓一天难得尝到一点咸味。 刘禅心里暗叹,此地虽然可算的上是世外桃源,但是依然到处是压迫,叹民生之多艰! 然后,便见厨房里面走出一个身着异族服装的娇小女子,皮肤有些黑,年纪倒跟刘禅差不多,这人便是老船夫的孙女了。 她的一双山里人特有的水灵灵的眼睛,好奇地在众人身上看来看去。老船夫便将孙女阿吉玛做了引见,刘禅等人都向她点点头,她的脸色随即露出灿烂的笑容。 刘禅想起阿吉玛正在做饭,就让侍卫们将身上带的盐巴都拿出来——他们每人身上都带着一小包用油纸包着的盐巴,以备不时之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