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百六十八 亚特兰蒂斯的线索 (第2/2页)
能干涉的了,我问心无愧了。”李欢最后检查了一遍之后,叹了口气:“按照这个灵魂强度,您还能在这里自由游荡很久,我已经把这里买下来了,不过您可以当成自己的家。现在这个地方已经被我改造成了博物馆,您游荡的时候小心点,别撞墙……嗯,估计灵魂也不会撞墙哈!” 对于这个灵魂的修补,其实李欢只是一厢情愿地尝试,毕竟对于一个英雄,李欢不忍心看着他的灵魂破破烂烂地成天四处飘荡。 产生不了自我意识也就算了吧,李欢坐在地下调息了一下,起身之后正准备离开,那个英灵忽然拦在了李欢面前,尝试着朝李欢身体里钻。 “嗯?前辈?您这是要干什么?我的身体里有个见灵魂就吃的家伙,您一进来可没影了,我好不容易才将您修补好,您就自己玩成么?”李欢侧身让开了一条路,他的意识海里有小飞住着,好像这等强度的灵魂一进去就会被吃的骨头渣子都不剩。 那个英灵好像听明白了什么一样,转身朝外飘,没飘两步就停下来转身“凝视”李欢,接着又飘两步,又转身回来,再次“凝视”李欢。 “您是让我跟您一起走?”李欢沉吟了一下,顿时明白了英灵的意思,他以为英灵还是保持着以前的习惯,要将所有人带出这栋楼,也不管英灵能不能听懂,还是在精神力频道里说道:“您放心,现在这里没有日本鬼子了,日本鬼子敢来我就干死他们,来多少干死多少,现在这栋楼里很安全的。” 哪里知道英灵根本不管这个,重复着意图附身李欢,然后转头带他走的动作。 “他好像是想要告诉你什么事情,或者是想要带你去什么地方。你跟着去看看吧。”小飞在李欢的精神力频道里说道:“反复几次,这应该不是下意识的动作。” “行,那我就去看看。”李欢点头。 英灵见李欢跟着走,也就不再重复刚刚的动作,只是在前面带路。 果不其然,英灵带着李欢走出了主楼,又经过了引楼,不过接下来它没有朝着花园走,而是从引楼门口朝后转,来到了主楼背后,在山崖边上的一座假石山前。这是一座石灰石雕刻的假山,雕刻手法也不算十分精湛……一般都放在池塘或者园林水池之中,极少见到单独放在地下的。如果不靠近看,就以为是一块石头,上面长满了各种青苔植物,根本看不出是一座石山。 英灵绕着石山飘了两圈,又意图要附身李欢。 这下李欢明白了:“你是要告诉我,这石山有古怪?石山里面还是下面有什么东西?” 这次李欢觉得自己猜对了,因为从精神力连接里传来一阵喜悦。这个被李欢修复好的英灵,虽然完全不能产生自我意识,但意识的断片还存留着,能让它做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可一座假山下有什么东西?李欢展开精神力扫描了一下之后,顿时发现的端倪。 这假山制作得十分巧妙,它不是整个一体的,假山之中中空,下面被石头重新密封填满了水泥,就算把它翻来覆去地看也看不出名堂来。假山中空部分也不大,如果不是对石头重量敏感的人,就算搬起假山来也未必感觉得到蹊跷。 在房子的第一代主人年代,还没有水泥。 说明这个中空的假山,应该是这位英灵生前自己制作的。那个年代正好又是战争年代,他大概是要想隐藏什么东西。 “您是让我打开?”李欢询问了一句。 精神力频道里又传来一阵波动,李欢猜对了。 “那恕我冒昧了。”李欢想了想,找了个角度抓起石山的一角,吐气开声,喊了一声“起”,石山顿时一阵震动,然后眼看着被掀翻在地,露出了平整的底部。不得不说,这个石山机关制作得真是巧妙,如果没人指引,恐怕一万年之后,隐藏在中空内部的秘密还不会被人发现。 李欢凝聚了一股灵气在拳头上,瞄准中空位置一拳打了上去,顿时岩石崩碎。 从石山中空的位置,掉出了一个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盒子,大约篮球大小。李欢将盒子放在英灵面前问道:“前辈,您是要找这个东西吗?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李欢问完了之后觉得自己有点蠢,英灵现在连意识都没有,还能自打开不成?于是他告了声罪,开始解开盒子外面的包裹。等到包裹盒子的包装皮解开之后,一个雕刻精美的黄花梨木盒子呈现在李欢面前。这个盒子长方形,通体圆润透亮,一看就是上好的花梨木雕刻。不说里面装的是什么,单单这个花梨木的盒子,价值就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好几倍。 外面光线有些暗,李欢捧着匣子回到了引楼,打开照明之后,小心地取出了里面的东西。 在匣子里放着一本线装书,一张羊皮,还有几颗小小的黑色石头。 李欢沉吟了一下,拿起那本线装书翻开。刚刚一上手,那线装书上的线就纷纷断裂,李欢翻开那一页更是碎成了粉末。看来保存的时间太久了,纸张和线已经完全腐化石山看上去虽然完全密封,但石头也会透水,这东西放进去已经几十年,早就已经风化了。 不过这难不倒李欢,不能翻开,那就用精神力去看。 在精神力的感应之下,并不用翻动书页,李欢就能将所有的内容尽收眼底,就跟扫描仪一篇一篇扫描过去似的,极其精准。很快李欢就将书里的内容全部读完,用精神力扫描的方式来看书,那是一瞬间投射到脑海里的,根本就省去了阅读的时间和过程。 这是一本笔记。 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口述下来,有人代为翻抄的探险家笔记。这位探险家几乎不用去猜测身份,肯定是当初建造这栋小庄园的主人。而抄写笔记的人字体娟秀,如果没猜错的话,肯定是和这位探险家共坠爱河的女人。而笔记上的确也是这么记载的,在两人晚年的时候,探险家经常讲起自己在世界各地探险的故事,她的妻子心血来潮,就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最终形成了这一本笔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