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四章 闹花灯(四) (第2/2页)
凡动手。很少有落空的时候,好歹是十三的亲舅舅,可千万别有闪失。 她脑袋里念头转得飞快。脚下连停也不敢停。 此时除了出事的两条大街,嘉通城各条街道上都拥挤非常。 摊贩们慌慌张张甚至来不及收摊,货架子便被挤翻在地,东西滚得到处都是。 王十三跟在一旁。不停伸出手臂帮二女挡着行人,怕有冒失鬼将文笙和童白霜撞倒。 迎面过来四五个人。看衣着打扮显是一伙的,几个均做下人打扮,围成一圈,护住中间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那小孩穿着红色棉袄。颈带项圈儿,面颊胖嘟嘟的,脑门上头发湿得一绺一绺。全是汗,手里拿了个木头面具。 文笙脚下一顿。 王十三也觉着这小胖子有些面熟。 可这时候后面的人流已向潮水一样涌过来。眼看要撞上文笙,王十三只得先帮她挡住了后头的行人。 这么一停顿,文笙身前便出现了一点空当。 偏那小胖子一眼看中路旁货架子上插着的风车,自随行几人之间的缝隙里挤出来,横刺里奔着路边就去了。 这么拥挤的街道,文笙眼前那点空当稍纵即逝,那小胖子一头撞上赶着回家的路人,直接被弹开,向后一个踉跄便要摔倒。 “少爷,小心!”几个随从慌忙来扶。 文笙没想到会这么巧。 这个时候,在拥挤的大街上,遇上林世南的孙子,并且这小孩的身边只带了这么几个人。 简直送上门来一样。 她下意识就伸手扶住了对方。 昨天晚上离得远,看得不是很清楚,今天再仔细看,这生得仿佛年画娃娃一样的小胖子叫她心神一阵恍惚,想起一个人来。 谭瑶华的弟子谭吉宝。 一样胖乎乎的,最后看到谭吉宝,还是她随大军离开奉京的时候。 谭瑶华带着他在长亭抚琴一曲,以为送别。 那其实也是她最后一次见到谭瑶华。 谭吉宝当时五六岁,过去这么久,这两个孩子年纪差不多。 都言睹物思人,其实要细看,除了胖,精灵古怪的谭吉宝和林世南的长孙五官也不是那么像,但文笙却一阵心酸,险些掉下泪来。 她没有多想,琴交左手,伸右手扶住了那小胖子,柔声提醒:“小心!” 文笙的声音温和悦耳,小胖子虽然抬头看到了她脸上狰狞的面具,但因“小心”两字在前,却并没有害怕,眼睛眨呀眨地望着她。 这时候林府的下人已经围过来,向她道谢。 文笙没有说话,点一点头,快步向前。 王十三开口欲拦:“喂……” “走吧。”文笙回手抓住他。 王十三都要奇怪死了,文笙怎么想的,送上门来的人质不要? 两下擦肩而过,很快汇入人群里,再也看不到彼此。 文笙方才低声道:“大人的恩怨,还是不要将这么小的孩子牵扯进来了。” 王十三只听声音,就觉出来她兴致不高,还以为文笙是因计划受阻在沮丧,安慰她道:“你别泄气啊,就算没救出人来咱们也没什么损失。大不了再从长计议。” 文笙却道:“不,咱们不等了。我刚想起来,上一次林世南家里防范那么严,是为了保护钟天政,今天嘉通城乱成这样,我敢担保钟天政不会老老实实呆在林家。他和林世南都不在府里,府中守卫必定松懈。我们马上去林府救人,晚了就来不及了。” 王十三应得痛快:“好。” 上一次夜他探林世南的将军府,虽然不乏凶险,却是连根汗毛都没伤着,王十三觉着以他的刀枪不入,护着文笙总能办到。 他付出那么大代价学《明日真经》,连男人的面子都快丢光了,好歹能派上用场了。 何况他也觉着文笙所料不错。 不说别的,这会儿林世南夫妻都在外头,他的亲兵卫队会不着急么,说不定早开出来了。 二人打发了童白霜先回那宅子,调头进了一旁小巷,准备悄悄绕去将军府所在的严正胡同。 此时画角追风楼前刚刚平息了一场刺杀。 天祐帝梁禧看着眼前的十余具尸体,不禁心有余悸。 刚才他听着有高人吹笛,不觉浑然忘我,等骤然醒过神来,已是有人高呼“保护圣上”! 眼前多了十几个手持利刃的陌生人,他们穿着虽然不一,脸上却戴着相同的面具。 画角追风楼一楼的门窗大开,梁禧虽然没看到方才的情景,也想像得出这些人是自哪里钻出来的。 四下高悬的灯笼映得刀剑寒气四溢。 最近的一把钢刀距离他不过丈许。 众近卫和大臣们或远或近,还处在一种呆滞当中。 显然刚才被那笛声晃了神的,不止梁禧一个。 这一声“保护圣上”将近卫们唤醒,一拥而上,就将天祐帝护在了当中。 刺客们的攻击也到了。 这些人训练有素,出手极快,寒光乍起,刺杀的不是天祐帝梁禧,而是适才凑上前来,陪梁禧看画的平安侯卫茗。 卫茗今晚是带着护卫来的,但圣驾面前,哪容那些人往前凑,管你多大高手,都被内卫挡在了后头。 可怜平安侯自从亲外甥登基便养尊处优,哪见过这等阵势,内卫都去保护圣驾去了,连个为他挡刀的人都没有,还未等反应过来,便被刺客一刀抹了脖子。 鲜血飞溅出去,平安侯应声而倒。 他这一倒,露出了站在他身后的江审言。 狄氏兄弟离远看着,眼看那些刺客直奔自家大人而去,救之不及,不禁魂飞魄散。 这时候已有离得近的内卫见势不对,赶来阻止,混乱中只来得及拦下大半,还是有四五人漏了过去。 那几人刀剑齐举,向着江审言捅刺而去。 为首一人喝道:“姓江的,你这贪官,为了敛财,昧着良心害死全家八十余口。拿命来!” 这一刻,不知有多少人倒抽一口冷气,暗道:“江审言性命休矣!”(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