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七章 做媒 二合一 (第1/2页)
晚上李承运设宴款待符良吉一行。 等吃完饭时间尚早,张宿看气氛不错,李承运虽然不如传闻中风趣,言行举止到也挺亲切,便试探着提了提他们此番来,带来了朝廷的密旨。 李承运反应很淡漠,请他们前往旁边的小花厅详谈。 符良吉见对方没有跪倒接旨的意思,主动找到台阶下,言道他们只是奉命先与程国公见个面,双方就大梁眼下的局势进行磋商,从而免了李承运跪拜。 李承运平静地接受了。 落座之后,他没有提密旨的事,率先发难:“去年接到皇帝舅舅过世的消息,本国公刚刚脱困,因为伤势太重,南棠将我送来离水,请了名医诊治,故而未能回京去拜祭,实为毕生之憾。本国公到是有个疑惑,圣上春秋鼎盛,我等离京时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驾崩?张总管,你在宫里当差,想必对其中的隐情很清楚了。” 张宿“啊”的一声,呆怔怔望着李承运,一时竟未反应过来。 对方这是什么意思,真怀疑摄政王或是谭皇后暗中做了手脚?还是想要以此为借口,和奉京彻底撕破脸? 翻脸岂不意味着他脑袋落地,再也回不去奉京了? 张宿咽了口吐沫:“国公爷,先帝为国cao劳,身体一直不好,国公爷被俘的消息传回京里,他更是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后来二皇子和东夷人勾结,想要打回奉京,先帝闻讯后当场吐血昏迷,很快就起不来床了。他老人家驾崩真没有什么隐情。” 李承运未置可否,大拇指轻轻摩挲着茶盏外沿,不知在想什么,花厅内陷入了沉默。 张宿不免有些心惊胆战,往左右看看,指望着有人帮他说两句。 鲁茂迟疑着想要张嘴,李承运已经抬起头来。上身往前倾。这个姿势气势很强,不知不觉间他完全抢占了主动。 “那诸位此来,是想与本国公说什么?想要接收东部的几个州?” 张宿完全搞不懂自己明明是个副钦差。怎么就成了李承运主要针对的对象? 他张了张嘴,补充道:“国公爷,您这次功劳很大,万岁有意封您为王。世袭罔替,封地……在几个州之间任选。” 他终于把朝廷开出的条件说出来了。 李承运放下茶盏。挑了一下眉。 这个表情使得同他熟悉的鲁茂又找回了些许奉京时结伴玩乐的感觉,但李承运接下来要说的话,却叫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收回去也不是不行,封王什么的就算了。诸位大约听说过,本国公被俘的时候,东夷人索要两千万两的赎金。后来我变卖了国公府的祖产和我娘的遗物。再向亲戚朋友们借了一些,堪堪凑出这个数来。不过不是拿来交赎金的,我将它全部用在了纪南棠那里。” 若说之前符良吉几个还不会相信,可今天看了纪家军水军的规模以及船只数量,三人心里都生出“原来如此”之感。 怪不得李承运在离水的府邸寒酸成这样。 两千万,好大的手笔,李承运这是想和朝廷算算账,索要这笔钱么? 李承运淡淡而笑:“这些,是我心甘情愿掏的,无需朝廷负责,但这还远远不够,两年来,为将敌人赶出大梁,我来借钱,由纪南棠作保,我们欠了各大世家以及商贾差不多有两三千两银子,除此之外,近二十万大军的饷银一直欠着,还有伤亡战士的抚恤。” 符良吉三人目瞪口呆,照李承运所说,这几项加起来,必定是个恐怖的数字。 “我怕还有欠的账一时未想起来,三位不如就在离水先住下来,我派几个具体管这个的官吏,一笔笔当着你们的面算清楚,也好回去和摄政王、谭老国师禀报。” 不管李承运真正的打算是什么,他对此事的态度无疑叫符良吉三人放下心来。 无它,如此一来,他们三个就可以顺利回去交差了。 至于奉京方面能不能拿得出这笔巨款,那是杨昊御等人接下来要头疼的事,和他们关系不大。 钦差正使符良吉虽然同纪南棠关系不错,私心里却并不想见到这个名义上的学生起兵造反。 这几年不太平,老是打来打动,早将奉京的官员们都打怕了,符良吉也是如此,一提打仗,就觉着脑仁疼。 在离水安顿下来之后,他瞅了个空,私下去见纪南棠。 坐下之后,屏退左右,只剩他们两个,符良吉斟酌了一下,开口道:“南棠,其实老夫这次来,还有一件私事,想要问问你的意思。” 纪南棠心里涌上了一丝古怪,他以为恩师是要劝他接受朝廷的旨意,早早交出兵权,做个名留青史的大忠臣。 私事?是指什么? 就听符良吉笑道:“南棠,你叫老夫一声‘恩师’,我厚着脸皮也就应承了,其实于兵法,老夫没有教过你一言半辞,相反,论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本事,你远在我之上,这个天下人都知道。若说世上有那一千年才能出一个的将帅之才,那说的就是南棠你了。” 纪南棠忙恭敬起身:“恩师谬赞。恩师对学生一路扶持,关照良多,没有恩师,也不会有南棠今日。” 符良吉微微点了点头:“这话到也不差,也是你聪明,很快就明白了刚极易折的道理,虽然不愿随波逐流,人情世故上总算过得去。南棠,当日你未及弱冠,在奉京崭露头角,我便非常看好你,还生了与你做翁婿念头,可惜你那时已有婚约在身,是玉儿没有这个福气。” 符良吉说得动情,以袖口按了按眼角。 纪南棠叹道:“不,是学生福薄……” 符良吉的话令他想起早早过世的发妻和无缘一见的孩子,若非他常年在外征战。连家也没空回,妻子就不会整日里担惊受怕,多半也就不会出事。 这么多年一想起这个来他就觉着内疚,不愿再拖累另一个女子。 这时候,他差不多猜到符良吉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果然,符良吉唠了一会儿家常,感觉差不多了。转入了正题:“这么多年。你一直在外头带兵打仗,如今也差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