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六章 文笙的战场(二合一) (第2/2页)
着文笙,结果话都没说上几句又要分开。颇为不舍,走时送出城去,若非是卞晴川瞪眼,不知要跟出去多远才罢休。 他也知道文笙不带他去是因他实力尚且不足,信誓旦旦跟文笙保证:“你放心去吧,等你回来,我肯定会突破,嗯,大大的进步,以后家就放心交给我来看。” 文笙笑应:“好。那就说定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说到做到。” 杨兰逸停下马,望着文笙一行人越走越远,地平线上只剩几个小黑影,忍不住挥手大声叫道:“顾,你一定要多保重!” 文笙隐约听到风送来他的呼喊,遥冲身后挥了下手。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啊!” 文笙听到他的嘶吼,忍不住想要回头,卞晴川受不了道:“这小子搞什么。整得跟咱们都回不来了一样。” 厉俊驰忍不住在旁轻咳几声。 戚琴身背胡琴,老当益壮,长声笑道:“你真敢说,不怕晦气。咱们疾驰一段吧。若是夜里不休息,明天上午就差不多能赶到岐春,正好换马参战。” 厉俊驰佩服地望了一眼马上的老人,道:“兄弟们都皮糙rou厚没问题,只怕顾姑娘和您二位累着。” 没人比文笙更加了解戚琴和师父卞晴川,她笑道:“若是带着酒就好了。” 卞晴川咂了下嘴。馋涎欲滴:“可不是。” 文笙回手一鞭虚抽在马屁股上,朗声喝道:“先跑着!” 几匹马都是军中挑选出来的良驹,撒起欢来登时如闪电般直冲出去,一直跑出去上百里遇着城镇,众人才渐渐约束着马匹慢下来。 厉俊驰敬重文笙三人,不但因为他们是乐师,他特意抽空儿去买了酒,卞晴川分了些给戚琴和随行众人,剩下大半坛他就在马上一仰脖子“咕咚咕咚”径直灌下去,喝完尚有些意犹未尽,拿袖子擦了擦嘴,道:“痛快!” 文笙笑道:“师父,你若醉了,休想叫厉大人他们抬你去两军阵前。” 卞晴川半坛子酒下肚,再听两军阵前两眼熠熠放光,道:“那还等什么,再跑一阵!” 文笙看着师父,突然心中一动,道:“等等,等等的。师父歇一下,我这里有一曲,你听完了路上慢慢琢磨。” 一曲弹起来也不用多久,这里离着离水不远,民心归附,正是在自己人的地盘上。 文笙旁若无人弹完曲子,微微扬起了下巴。 这一曲的曲意酣畅淋漓,士气直冲云霄,胜负皆在掌握,厉俊驰等人不知文笙此是牛刀小试,并没有触发真正的威力,但觉热血上涌,疲惫一扫而空,齐声赞了声好。 唯有卞晴川眯着眼睛,若有所思。 这曲子不知何处叫他隐隐觉着有些熟悉。 就像哪一回梦里头曾经擦身而过,努力回想,却又全无印象。 戚琴见围上来的百姓渐多,劝道:“先走,路上边走边说。” 一行人再度策马疾驰。 戚琴虽是这么说了,可关于,文笙还真没什么好说,这中间的玄妙只能意会,师父卞晴川是距离最近的人,到底能不能成,还要看他的机缘。 第二天上午众人赶到岐春。 纪南棠亲自坐镇岐春,他没想到文笙几个来得这样快,把人迎了进去,叫亲兵赶紧安排大伙食宿。 文笙问道:“将军,阵前情况如何?” 纪南棠介绍道:“老孟带着兵马正在旗开镇附近迎敌,说是要会一会杨锐雄,挫挫他的锐气,这会儿估计该遇上了。” 文笙和卞晴川去看军图,旗开镇在岐春以西,地势平坦,哪边都打不了伏击战,胜的固然是气势如虹,败军只怕要一溃千里。 老孟是纪家军的老将孟振国,文笙与他也颇为熟悉。 了解到这般情况,文笙当即道:“戚老歇息吧,师父,我们先赶去瞧瞧?” 戚琴不比卞晴川还在壮年,一路赶来甚是疲惫,没有逞强。 纪南棠知道由离水过来多么辛苦,还待劝劝,文笙笑道:“满打满算,我也就能在这里帮半个月的忙,你就别拦我了。” 纪南棠只好叫景杰带着人随行。 卞晴川和文笙换乘马匹,和厉俊驰等人直奔旗开镇。 文笙到得战场,两边军队刚刚遇上,交锋不久。 战场上浓烟滚滚,人仰马嘶,只听得喊杀声震耳欲聋。 景杰带着众人从后面兜上来,先找孟振国的大旗。 文笙坐在马上,将“太平”横放身前,先弹,再奏。 她驱马向前,怀中七弦铮鸣,战场上很快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 一层屏障以她为中心,向着四周扩散开,屏障原本无形,但这琴声融会了的效果,战场上的阳光突然变得十分刺眼,映在将士们的铠甲上闪闪放光。 十而百,百而千,琴声庇护的范围还在扩大,仿佛其中的潜力无穷无尽。 被它选中的将士突然变得异常,速度更快,力量更大,尤其叫对方为之胆寒的是,他们的铠甲变得格外坚韧厚重,刀砍不入,箭射不穿。 这哪里还是血rou凡躯,两军相持的战场上突然有一方仿佛得到了神仙庇佑,朝廷军队中只有寥寥几人意识到对方有大乐师参战,而惊恐就像是会传染一样,等文笙的战马接近到战场中心,对方已经开始溃败。 孟振国大喜过望,对身旁正在击鼓的卞晴川赞道:“卞乐师,贵师徒真是神仙样的人物,我军的大福星!” 卞晴川专心击鼓,没有搭理他。 孟振国哈哈大笑,挥刀下令:“传令,冲!一鼓作气,把姓杨的小子赶回奉京去!” 纪家军如猛虎下山,一路撕咬着敌人衔尾紧追,凡文笙到处势如破竹。 杨锐雄欲哭无泪,都说纪家军厉害,可这仗输得太他娘莫名其妙了。 兵败十余里,杨锐雄已经损失了三四千人,侯阳的谭大先生听到消息,由侍卫们陪着迎了过来一探究竟。 PS:先发,我再改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