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_第四十七章 斗斗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斗斗斗 (第1/2页)

    接下来又有几个人发言,有的支持袁崇焕,有的支持王之臣,倒是几位内阁大学士没有人开口。似乎一时间陷入了静默,争吵了一段时间之后,大殿里面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崇祯皇帝目光扫过所有人,看向几位内阁大学士:“诸位爱卿,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可以说出来听听。”

    见崇祯皇帝问了,众人互相看了一眼,谁也没有站出来,平静了片刻,黄立极才向前走了一步:“皇上,辽东督师的人选确是应该做一些调整,袁崇焕在辽东的多年,也算是有功劳,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瞥了一眼李邦华,黄立极极为不屑的哼了一声,沉声说道:“汉时有飞将军李广,想必李广难封的典故,在场的诸位同僚都清楚吧?但是李广为什么难封?那是因为李广的能力太强,名声太大。凡是李广镇守的关隘,匈奴人都不敢来,难道说那就不是李广的功劳?”

    “王之臣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大捷大胜,但是守护一方百姓,为大明守住了辽东这就是功劳。更何况王之臣在任上也是颇有建树,怎么就没功劳了?臣以为现在兵部尚书出缺,王之臣乃是极为合适的人选,请皇上考虑!”黄立极说完之后,直接就退了回去。

    姜还是老的辣,崇祯皇帝不得不在心中感叹,恐怕此时李邦华已经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了吧!

    相比起李邦华攻击王之臣的方法,黄立极的方法就简单有效的多了。一来直接攻击人太过折人品,容易给自己树敌,显然李邦华和王之臣的梁子算是结下了。二来说人没功劳,或者是庸官,很难获得朝臣的支持,因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

    再看黄立极,那就是一枪不知道多少鸟了,反驳了李邦华,还拉拢了王之臣。更何况黄立极的话极为让大臣们满意,比起李邦华的庸官说法,自比李广可就光彩的多了。

    虽然我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但是那不是我的过错,恰恰是因为我太过优秀了。

    最重要的一点,黄立极可以说好好的恶心了一下李邦华,或者说李邦华身后的东林党。

    你们不是推举袁崇焕吗?好的,我们同意了,没必要因为这件事情得罪袁崇焕。况且袁崇焕在阉党这边也有一些人脉,但是你想动王之臣不行,而且我要把王之臣放到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去。

    袁崇焕去辽东,那就要动王之臣,王之臣不干辽东督师,坐上了兵部尚书的位置,王之臣岂有不愿意的道理?

    王之臣要是做了兵部尚书,李邦华这个兵部侍郎,袁崇焕那个辽东督师,谁会有好日子过?谁也不会有!算准了这一点,李邦华等人绝不会让王之臣当上兵部尚书。

    只要咬紧了王之臣有功,不给王之臣升官,也撤不掉王之臣,袁崇焕就别想去辽东。

    “黄爱卿说的有道理,我们不能忘了那些为大明有功的人,王之臣在辽东多年,兢兢业业,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崇祯皇帝开口肯定了一下黄立极的话,转向其他几位内阁大臣。

    李邦华眉头紧锁,无奈的在心里叹气,自己太大意也跳过cao之过急了。

    “臣觉得黄大人的话不错,王之臣确是有功之臣,兵部尚书出缺,正适合王之臣出任。”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吴淳夫也站了出来,旗帜鲜明地支持黄立极:“李邦华大人说的也有道理,袁崇焕去辽东,王之臣回京,非常不错的安排。”

    这一下李邦华仿佛热锅上的蚂蚁,为了袁崇焕出任辽东督师,让王之臣成了兵部尚书,岂不是亏大了?而且以后被掣肘的地方太多了,这件事情绝对不可以,可是该怎么想办法呢?

    崇祯皇帝心里冷笑,想的可真好,要不是早知道你们是什么货色,还真让你们给糊弄了。

    又拿起一份奏折,崇祯皇帝笑着在手里晃了晃:“朕这里还有一份奏折,是保举一个人的,这个人就是南京兵部尚书王在晋的。奏折里罗列了王在晋的履历,朕看了之后觉得不错。”

    “王在晋做过地方官,领过兵,做过登莱巡抚,也打过仗,在辽东也待过。奏折保举他做兵部尚书,朕倒是觉得十分合适,他现在是南京的兵部尚书,品级也算合适,不知道诸位爱卿怎么看?”说着崇祯皇帝笑着将奏折放在了桌子上,看着众人。

    听了崇祯皇帝的话,大臣们心里都要骂娘了,这算怎么回事?谁在这个时候找事,老老实实的不好吗?怎么就弄出一个王在晋了?

    位置还是兵部尚书,现在多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