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大宋_第四百六十四章 吴乞买登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四章 吴乞买登基 (第2/3页)

三副相完颜宗翰。

    在这些人之下的是女真的宗族大员完颜银术可、完颜阇母、完颜希尹、完颜昂等人。

    吴乞买坐在皇位上,看着下面的这些人,怎么都觉得不是滋味。

    吴乞买和阿骨打不一样,他喜声乐,好享乐,此次兄终弟及到了他,他脑海里却全是南方宋国的故事。

    这皇位是不是可以留给自家人呢。

    当然,吴乞买现在是没有任何实力的,这个念头他只是敢想一想,连做梦都不敢说出来,要知道,在整个金国征战史上,他都没有立过什么战功,多是在后方运筹粮草。

    也因此,无论是战功赫赫的完颜斜也,还是民政之首的完颜撒改,又或者是有立国之功的完颜蒲家奴都是尊的传统,而非他个人。

    即使是他提拔的完颜宗干,那也是有铁打的战功的。

    在女真,战功就是一切!

    吴乞买迫切的需要战功和胜利来证明自己,更需要用不断的劫获来争取人心。

    吴乞买是阿骨打的四弟,此时还不到五十,他觉得自己可以等得起。

    吴乞买先是以阿骨打的遗命为由,命完颜宗望继续追击耶律延禧,誓要将其生擒,一方面命人前往西夏,令其称臣,否则就发兵相攻,又传书宋国,命宋国遣使悼念,再命人下令给张觉,令其进黄龙府拜祭阿骨打。

    就在吴乞买准备大展他的雄韬伟略的时候,西边却传来了完颜宗望战败的战报。

    “斡离不传来的战报,辽帝得到了室韦部落的相助,得兵马三万余众,又有耶律大石率败军一万五千人投靠,两方合流,拥兵不下五万,斡离不对辽军的情况估计错误,小败于奉圣州。”完颜吴乞买对众人说道“不幸被先帝言中,这耶律延禧果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

    完颜希尹出列说道“陛下,我女真自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故而无数城池部落望风而降,不敢和我军相抗。

    如今虽是小败,却不能小看了辽人,微臣建议再派大军征讨,不可使辽人缓过气来。”

    吴乞买点头道“谷神言之有理,令宗望、娄室、银术可各率兵马,共击辽军!”

    金国这次战败虽有完颜宗望大意的因素在,但也有耶律大石部下黑甲军能征善战的缘故,耶律大石在燕地经过挑选,选出了一万黑甲军,均为精锐,身穿铁甲,一人双马,虽然经过多次战事后仅剩不到六千,但做为奇兵却是够了。

    耶律大石这次的小胜不仅仅让辽国残余势力喘了口气,更重要的是让东方的一人起了其他的心思。

    此时的辽国,大半疆土被女真占据,但女真起家不过数百人,哪里有那么多的官吏,其实大部分地方还是原来辽国的官员,只要愿意竖起金国的旗帜,吴乞买等人也就不管了,这些人名为金臣,实为割据。

    这些人当中,最大的一股势力就是张觉。

    张觉,原名张仓,平州汉人,进士出身,本是辽军将领,驻守平州,金国攻南辽的时候,张觉见事不可为,就带着平州献给了金国,当时的金军大将完颜宗翰也没空管他,就封他为临海军节度使,平州知州,后阿骨打升平州为南京,张觉也就升为了南京留守。

    按道理说,金国对张觉不可谓不恩厚,张觉作为一个读过书的人,一开始也想着就这样服侍金国也无不可,但接下来的事情让张觉大为恼火。

    原来金国起于东北,黄龙府等地原本都属于苦寒之地,也少民众,这做为金国的首府,阿骨打怎么都觉得不顺眼,又为了加强统治,就每打下一个地方,都要求各地迁移百姓到黄龙府居住。

    张觉世代在平州为官宦,家族根基深厚,亲朋故友众多,这些人自然都不愿意去黄龙府,都和张觉抱怨,这让张觉心中暗恨。

    但这也就罢了,此次吴乞买让张觉孤身前往黄龙府,张觉心中大为惊恐,担忧是请君入瓮之计。

    这时又从西方传来耶律延禧战败金军的消息,由于隔得远,辽人又大都希望金军败的惨一些,消息已经大为走样,张觉听到的已经是耶律大石设计,金兵损兵十万,无力再攻的消息。

    张觉立刻召集自己的部下,对他们说道“我们从国家上来说都是辽国人,从宗族上来说,也大都是汉人,怎么也没有向金国投降的道理,我当年也是迫于无奈,才出此下策,为的是保全我们大家的性命以便图谋后事。

    今日我得到消息,陛下在西方重整旗鼓,大石林牙被任命为大将伏击了金国兵马,整个漠南都是辽国的旗帜,你等也原是辽国臣子,听了难道没有心动吗?”

    一个将领拱手道“将军,你说该怎么办吧,我们都愿意听你的。”

    张觉点头道“我想重新奉迎天祚,以图中兴。

    如今左企弓等正强制迁移我燕民,吾等可以叛降之罪而诛之,尽归燕民,使复其业,然后带平州归宋,宋本为我同宗,必然接纳,如此,我平州便可为藩镇。

    等日后即使金人攻我,我等也可内用平山之军,外有宋国之援,何惧之有呢?”

    “将军,我们要投宋国,宋国答应吗?”还是有人担忧的问道。

    张觉笑道“我已经写信给了燕山府的郭药师,郭药师已经答应为我们牵线搭桥,他是宋帝看重的人,一定不会有问题。”

    众人听了,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