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书_第143章 新人故人(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3章 新人故人(修) (第3/3页)

是真好,不瞎说,要不然怎么会有韩青天的外号),虽然私底下吃喝嫖赌抽一应俱全,可那时候黎三爷这么根正苗红(?)的还抽大烟呢,面儿上过得去就行了。

    校长:我就静静的看你xx。

    俩大老爷们也没什么交心或者握手言和的机会,毕竟一个傲娇一个病娇一个上司一个下属,谁没事促膝长谈啊,结果就摊上大事儿了。

    小韩同学真当自己山东王了。

    上下左右打得热火朝天,这边日军在海边摸摸(没错)蹭蹭的,硬是不来,他居然觉得“其实一切好说的”,想自保!

    以史为镜啊小韩同学,长城抗战那会儿那个谁谁谁满脑子土皇帝思想,竟然想中日两边都不得罪,关上门不让郭军路过增援结果误了大事,然后就再也没有了然后的机会,这边山西、淞沪都打出翔了,南京都遭屠了,你居然还觉得能自保?!

    日军登陆了。

    为了证明山东君不是怂包,小韩同学是真的抵抗过的,那一场场的,什么夜袭车站、血战德州、济南战役等,也全都是血战,然而就是这代价惨烈的血战,吓着他了,可这时候,他却拒绝校长增兵山东,只留下校长的炮兵,同时也不接受第五战区总司令李宗仁的指挥,觉得山东的事情,不能外人插手。(说法之一)

    ……怕的就是中央军来了就不走……

    校长看着像做慈善的吗?

    那必须不是啊!

    不听指挥,不让增援,就想要了好东西打仗,做梦呐!大炮多精贵的东西,留着给听话的人用多好,凭什么给熊孩子糟践!?

    校长把炮兵撤回来了。

    没了大炮,小韩同学只剩下血rou之躯了,他郁卒、他愤懑、他抓头发、他要……打开新世界的大门,again。

    在和日军交涉也不成功后(主要是日军想坑他,可他不傻,知道怎么样都是两边被坑),小韩同学非常干脆的,撤退了。

    不管后世如何洗白,说他是边打边撤什么的,可济南失守,丢失黄河天险,确是他为保嫡系部队,撤退在先,一枪未发,从此整个山东沦陷。

    偌大一个省,原本只要按着平时的节奏来,可以守好几周,说不定徐州会战打完了山东都没被打穿,结果他这一撤,直接导致徐州同时遭受三面夹击。

    不死难平民愤。

    会上他说了一句话:济南失守我负责,那南京失守,谁负责?!

    要我说,他其实还有半句憋着没说出来:东北失守,谁负责?

    然而到底还是不够泼辣……狠狠心说出来,不就死得更悲壮了?

    韩复渠被擒杀的过程也很有戏剧性,可以自行百度。

    接着徐州:

    山东掉了,徐州就只能摊开来一个打三个了。

    这下子,李宗仁手下kua的就没兵了,愁的要哭,四面要兵,川军没人要?我要我要!广西空军那群毛孩子?行行行都来都来!只有四个炮的炮营?那也比没有好呀来来来!

    就这么七凑八凑凑来一群人,川军在北边的滕县,原西北军的庞炳勋在东北的临沂,那么南边淮河谁来?攻打那儿的是刚刚从南京出来的豺狼虎豹,战意熊熊气焰腾腾,嗷嗷嗷的想再来一次昨日的辉煌,可以说是目前来讲最难啃的骨头,倒是有东北军顶过去了,可是,不够,远远不够。

    这时候,有一个人远渡重洋回来了,他是被校长重金请回来的军事顾问,这一次,他不再只属于某一个地方部队了,他的才能将会在更高层面得到施展,这个人,就是萧振瀛。

    想不到吧!这位大叔又粗来拯救世界了!

    他到了地方,一听情况,立马就提议:校长,起用张自忠吧。

    这提议要在那时候简直堪称丧心病狂!张自忠当时臭名昭著的程度你永远想不到,叛将,卖国,拱手送出北平,对兄弟见死不救,二十九军在华北多年的苦心经营几乎一朝散尽,只要人们想,就没什么锅不能往他身上扔的。

    没错,此刻的张子忠将军如果需要什么江湖别号,那就只有一个:背·锅·侠。

    事实到底如何,这谁也说不清了,反正那时候的舆论导向就是如此。就连曾经老早背叛了冯玉祥的老弟兄韩复渠都能给他脸色看,天下之大,真没他可以蹲的地方。

    前面提过,当初他去山东,被学生听说了守在站台骂,到后来竟然被堵在公共厕所里,英雄末路,不过如此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萧振瀛的这个提议,不亚于把他从别人脚下的泥泞了抠了出来。

    起用一个臭名昭著的将领是需要勇气的,萧振瀛不光提议,还不顾过去的嫌隙,四面奔波,说动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和老上司(对头)冯玉祥都为张自忠求情,就在校长还在进行最后的犹豫的时候,萧振瀛放上了最后一根稻草,他说:“使功不如使过。”

    ——校长,他会为你鞠躬尽瘁的。

    张自忠回来了。

    徐州会战不能没有他。

    原本日军的计划,是上下两路夹击,在台儿庄会师,谁知支那的山东主席那么给力,竟然使得上下两路变成了上中下三路,那叫一个世界大同万物美满,顿时卯足劲撞上去,谁知在滕县撞上一群铜皮铁骨的川军,在临沂撞上了当地民兵和随后赶到的庞家军,在南面的淮河,撞上了张自忠!

    ……还他么的被撞回来了!

    淮河一战打得日军□□,竟然被死死的拖在那儿,待到张自忠去淮河转了一圈,南面的日军主力戛然而止,再也无法北上一步,日军的计划还是回到了原点——说两路夹击,就两路夹击,谁准你们多条腿了?!

    此时放眼战场,最难打的,变成了不费吹灰之力从山东沿海过来的那一支了,此时正和庞炳勋死掐。之前说过,庞炳勋和张自忠有杀人未遂之仇,李宗仁和白崇禧下意识的就不敢跟他提让他去救庞炳勋,结果张自忠听了情况,自己提出来:我去临沂,这种时候,我不去谁去?

    彼时庞炳勋几乎已经打光了,堪堪在要同归于尽的时候,张自忠带着五十九军到了。

    此时五十九军刚从淮河战场下来,横跨南北马不停蹄的增援了临沂,犹如自带圣骑士光环,又一次帮临沂把日军挡在了外面。

    临沂告一段落,滕县又岌岌可危,张自忠接了消息,又调转马头,带着队伍往滕县赶去,可此时他的队伍堪称全战场最折腾的了,早已人困马乏,跑了一半的路,就被叫停了。

    校长预感临沂的日军没那么容易放弃,让张自忠还是回到临沂。

    校长的预感没错,临沂遭到反攻,差点就没保住。

    然而滕县就实在保不住了。

    滕县那股日军,就向着台儿庄去了。

    血战台儿庄就开始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