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以腐治国?? (第2/2页)
国先皇,接过太祖太宗带领民族崛起的大旗,是为正统!而对方才是背叛帝国、背弃太祖太宗遗志的叛变者! 既然注定要撕逼,那么战争越晚爆发,对首都防御圈无疑越有利。所以首都防御圈李国峰派来了郑秋为代表的特使前来元城,想要先稳住这群“叛贼”再说。 郑秋到来,首先私下里代表了首都防御圈恭喜大元立国——潜台词是承认了大元帝国的合法性。当然了,公开场合肯定是不认账滴,这要是承认了,首都防御圈最后一点政治砝码也没了,傻*才会承认对方,要承认也得互相承认不是。 见到元帝国皇帝和一众高层后,郑秋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接着便是一顿忽悠许愿,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外乎——共同抵御丧尸,划南北而治,甚至组建联合政府这些恶心的台词。这叫道德绑架,占据道德制高点,有本事你就拒绝,你拒绝那就是不以民族利益为重,那就要背上率先挑起内战的黑锅! 王凌傻吗?不傻!元帝国高层傻吗?也不傻?劳资有病才信你的,你丫是没招了,我们要是同意了,等你们恢复元气,你们要是不撕毁协议才有鬼了。再说,趁你病,要你命才是真理,谁踏马有时间和你瞎扯淡。不过这话没法接,所以一堆人干脆装傻充愣,大言今天天气不错云云……。反正打定主意不理那货,实在不行,那就漫天要价,以浊河甚至燕山为界,你不答应就是你没诚意,那接下来撕逼就不能怪我了。 郑秋见王凌和一众高层不买账,也知道他们大概不在乎这个,也不灰心,反而话题一转,再次滔滔不绝的忽悠起来。只能说,不愧是搞外交的,口才一流,脸皮也是厚到了一定程度。 “哦,呵呵……,你倒是说说,朕整肃吏治,倒是哪里不对了”王凌被这货的无耻气笑了,好整以暇的说道。 “治国之道,不能只肃贪。当政者,既要治贪官,也要用贪官”郑秋见王凌好像有兴趣,继续努力说道。 “当政者最重要的不是用清官,而是用忠心。是官都贪,而只要贪财,那就有把柄,他们要是忠心,那么您可以装作看不见,若是不忠心,那么正好有借口杀之。这样官员们为了保证权力和财富,就要表现对您的忠诚,如此您的统治才稳如泰山。 再者,贪官好啊,贪官忠心不说,如果激起民愤,您也可以杀了他背锅,您还可以表现的无比痛心,去痛骂,去申斥,以表现您的愤恨和对贪腐的深恶痛绝。 如此,平息了民愤、您落得好名声、有无数忠心的臣子、还能没收贪官的钱入国库,相当于他们种了果子,却是您享用。如此一举四得!您却不用,所以在下才认为您治贪乃是不智。恕在下说句得罪的话——若是举国皆清官,那还要皇帝、还要高层干嘛?”郑秋见王凌示意他说下去,便一口气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 “有道理!实在是有道理!我道是先前帝国为何对吏治现状视而不见,怕是皇族一直在用这种方法治国理政,奉之为真理吧?”王凌和一众元城高层似乎被郑秋的理论吓傻了,半晌,王凌最先反应过来,不住的点头说道。也不知道是在赞同,还是在嘲讽。 “不错,这也是历朝历代,帝皇们心照不宣的权谋之道”见到元帝国满殿文武全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郑秋不无得意的说道。他这么说不是好心,而是想要化解元帝国和首都防御圈意识上的对立,这样才能更好的达成共识。到时哪怕只能拖延元帝国一段时间,他也就算完成任务了。 而如果双方真能达成谅解,至少这对于帝国官僚垄断集团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毕竟元城的资源大部分都在公民手里,这可是一块肥的不能再肥的肥rou。他们早就垂涎三尺,恨不能立刻拿刀剁剁向肥羊,达成和解,组成联合政府,他们绝对举双手双脚支持! “呵呵,郑先生大才。但是这个说法,老夫却不敢苟同。老夫想问一句,既然此法如此高明,为何历朝历代国祚皆无过300载?而你们,现在又为何风雨飘摇,为何摇摇欲坠呢?”没等郑秋得意多久,帝国首辅张昭便出言反驳道。在他看来,郑秋之言,其言可诛!!! 王凌欲建万世帝国,大元更肩负民族崛起之重任。若是皇帝听信谗言,用了此法,怕不是帝国也寿不过300。帝国建立同样是张昭的心血,对于这货妖言惑众,张昭自然不能容忍。 “这……”张昭的质问让郑秋顿时语塞,因为这正是此法的弱点所在。吏治败坏,短时间内受益无穷,但是时间一久,必会造成朝廷效率底下,威望尽失。等到举国皆贪之时,那就算是积重难返病入膏肓了,到时杀再多贪官,民心积怨疲乏之下,也是于事无补,而且你总不能真全杀了吧?如此君王相当于被官僚绑架,不得不硬着头皮一路走到黑。 当然,最重要的是会造成严重的财富集中,矛盾对立,不仅渐渐形成的垄断阶层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权力打压底层经济形成垄断,用最小的代价赚最多的钱——你自然不可能指望他们主动去投入创新),而且越演越烈官逼民反,直接导致朝代灭亡——就像末世前的夏帝国,用的便是此法。 夏帝国皇族不是不知道厉害,问题是,集权统治,若要维护统治,非此法不可!就像他说的,若是举国皆清官,那怕是皇权就危险了!毕竟帝国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皿煮体,他们做几年就不干了,相当多的国家元首都是摆设,权力掌握在国会手里(没有夸赞的意思,他们这种属于被资本cao控的政治,这里只是列举,就事论事。所以大元是二元君主制,即不用担心腐败,又不用担心资本架空政治),但是帝国不同啊!帝国皇族必须保证自己牢不可破的统治权力,你咋办吧? 历代开国太祖还好,人家有威望,民心归服,不需要这些,那后世帝王呢?这也是历代太祖大刀阔斧根除舞弊,而后世君主坐视纲纪败坏原因所在,不是昏庸无道,而是无奈啊! 同样,因为西方古代没有这种权谋之术,导致很多王朝绵延千百载,不过后果就是缺乏凝聚力,他们的国家分裂成了无数小国。 而这个理论,便是一种变异的儒家权谋之道,中庸、仁恕的扩展。不然你还真以为帝国凝聚力是靠——天地君亲师?切!靠的是君王和士大夫集团的利益捆绑! “郑先生所言虽然有理,但是无奈,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皇以仁义治帝国,帝国臣民无不归服,我皇一声令下,帝国臣民无不奉行。 况且我皇乃圣人降世,当主掌帝国万万载。我皇即是人主,亦是帝国亿万臣民之信仰,此等下作小道,我皇不屑为之!”帝国礼部尚书蔡邕出言反驳道,不过他与其说是反驳,不如说是在柬告王凌,就怕王凌一时糊涂,使自己与一众同仁之心血步入万劫不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