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信条_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菲尔德的寂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菲尔德的寂静 (第1/1页)

    霍利尔依然带着那条红色围巾,大病初愈的他在转播画面显得苍老了许多,对于站在kop看台上的球迷们来说,霍利尔算是一名好教练但算不上真正的大师,他们不会忘记在与利兹联的比赛当中心脏病发作被送往医院之后依然托着病躯指挥比赛,但他们同样不会忘记曾经的10轮不胜也创造了俱乐部的纪录。

    不可否认,霍利尔改变了利物浦的现状,却没能真正的改造利物浦的未来,这是重点,也是最大的无奈。

    领先一球的道恩-莱克并没有任何松懈的地方,高位压迫在领先之后也变得索然无味,挥挥手,西汉姆联的球员们会意,改成正常的防守站位。

    前世,道恩-莱克看英超的时间大概和霍利尔接手利物浦的时间差不多,也算是从一开始看着霍利尔率领利物浦打比赛看起的,脑子里对于霍利尔的利物浦战术记得清清楚楚。

    如果用一种武器来形容霍利尔的利物浦进攻的话,那么就是一杆迅猛的枪。

    可以说,一个“快”字贯穿了霍利尔整个的进攻思想。霍利尔充分发挥了欧文无与伦比的起动和变向速度,以简洁明快的直传身后球,“枪挑一条线”。在欧文的冲击下,一个个膀大腰圆的笨重的英伦后卫转不动身而望球兴叹。于是乎尝到甜头的霍利尔在后来的几年里,引进了一个个速度见长的反击型前锋,而放弃了门前嗅觉灵敏的福勒。同时,中后场的出球也很快,基本以长传和中距离直传为主。

    其实,打快是无可厚非的。反击所花的时间越短,成功率反而越高,这是82、86年两届世界杯验证了的战术思想。一招“直传身后球”倒是被霍利尔练得登峰造极。

    但是,霍利尔忽略了一件对于他来说非常致命的事情,那就他打造的中场,在整个英超在阿森纳和曼联的带领下向技术流转变的时候,霍利尔却彻底放弃了以控球为主的传统“红军”打法,代之以更多彪悍的防守型中场来加强中场拦截后进行快速直传反击。随着一个个技术型球员的离去,中场的短传成功率越来越低,对场面的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差。因此球员拿球后就是猛冲猛打,球队变成了片面求快而忽略了节奏的变化,导致越打越简单、越打越急。

    当道恩-莱克开始懂得遏制霍利尔战术的“一招鲜、吃遍天”后,霍利尔试图通过在突出两个边路作用的情况下,中场没有了层次,而没有能力全面的中锋彻底宣告立体进攻体系的失败。不练短传后的球队攻防重心越来越靠后,有时让海皮亚直接发动长传找两边,从而cao起了传统的英伦打法。

    眼前就是,霍利尔后期的战术特点。也算是战术弊端。

    霍利尔为了丰富进攻套路,让边卫频频压上,导致哈曼的两翼暴露,使对手在禁区前二十米的两边区域从容发动进攻,这一点霍利尔始终都没有找到好方法来解决,也就出现一会上里塞一会上卡拉格的犹豫现象。

    利物浦再次丢掉球权,西汉姆联的防线回防让利物浦的直传球彻底没了用武之地,欧文能做的事情只能是国家队的队友费迪南德肩并肩的走在草坪上,眼睛看着同一个方向,脚下跑着同一方向,然后一个挥舞起拳头呐喊,一个朝着身后的队友鼓掌。

    欧文再一次想到了离开这个深爱的安菲尔德,去往外边的世界看一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