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自在 (第1/1页)
李义府自从他拜访袁天罡归来后就一直很兴奋,身为文人那种骨子里的入仕之心,名位之心,染指权力之心,渴望青云直上之心变得愈发火热。 经过袁天罡的再次确认后,“贵极人臣,寿命难久。”的评语让他亦喜亦悲。 他这次拜访袁天罡,俩人相谈甚欢,他偶尔旁敲侧击,有意无意地试探着袁天罡对李泰的看法。 他从袁天罡的话语中,能听出袁天罡对李泰并不待见,论评仅是宠禄过盛,略有才智,野心勃勃。 然而这却让李义府心中大定,仅宠禄过盛,野心勃勃这两点就足够有理由让他投身于李泰的阵营。 李泰有才无才对于李义府来说都不重要,只要李泰足够有野心,急需他这样的人才,足够的重视他,他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他的才华才能发挥出来。 李义府自信他的才能智谋不弱于人,在他的辅佐下,只要李泰肯听从他的话,即便李泰智商一般他也能助他夺得皇位。 更何况李泰才智聪颖优于常人,良禽择木而栖,有此良主,这让李义府觉得他离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更近了一步。 ………… 夜空中明月如洗,有风轻送,水塘边柳枝轻拂,树影婆娑。 袁天罡端坐在玄都观内的临近这片水塘的凉亭内,膝上摆着一尾古琴,身边点着一炉檀香,香烟袅袅升起。 他苍颜白发,一袭道袍随风微动,衣袂飘飘,很有几分潇洒出尘的味道。 袁天罡信手挥动七弦桐,闭眼弹奏着,琴声尖利,高昂,却不突兀犹如无数烈马奔驰,壮怀激烈。 随后琴声忽顿,他抚上琴面,凝气深思,琴声再度响起,这次的琴声委婉却又刚毅,娓娓而来,又似高山流水,汩汩韵味。 刚来不久的李淳风轻倚亭柱,闭眼静听着,他忽然出声打断。 “师兄,你的心,乱了!” 袁天罡灵巧弹奏着古琴的双手一顿,轻按住琴弦,将古琴信手置于石案上,他缓缓起身,转过头向着李淳风看去。 “师弟为何有此言论?” 李淳风摇头却是不与袁天罡对视,他仰望着头顶的那轮明月兀自说道:“弹琴对心境、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旨在让心思安静清爽抒发心中情感。 我刚至凉亭时,师兄弹琴信马由缰,肆意挥洒,自在逍遥。 可待师兄发现我来后,却故作姿态,模仿那高山流水之意,反倒沦为匠气。” 李淳风话语一顿,蓦然转首看着袁天罡淡然微笑的样子说道:“师兄,前朝之亡,你,还没放下吗?” “纵使师兄您比我先行入道十多年,可是现在,你,还没有我自在。” “既然师兄你放不下,当初又何必入我师门,奢求这自在呢?” 袁天罡面色不变,淡淡地回应道:“师弟,你错了!我从未奢求过自在。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自出生的那刻开始,便与这世间有了各种羁绊,割舍不断。 妄图出世寻求自在,这与那些秃驴所言的遁入空门后,红尘中便了无牵挂有何异?自欺欺人耳!” “我们每个人所追求大道的不一,师弟你与我道不相同,又何必多语。” 李淳风抱胸耸了耸肩,这个动作他还是和李承乾学的,无奈地对着袁天罡劝说道:“师兄,我不信你看不出来,唐朝的国运不止区区两代,凡事也该顺应天命。 纵使十六年前你已掐算出将有武氏乱唐,可是现在,这大唐的国运你且再算,不知还能算出否?” 袁天罡淡淡说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虚一不用,便是为了这变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