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中华一番(三) (第3/3页)
她是指,能够在这个时代做出和榨汁机差不多功效的汁液这一事。
吃完了冷菜后,泽越止抬起左手,看了看手表的时间——这个起源自瑞士的手表业,很快在流入国内后,就通过能工巧匠的手演变为了即时间精准,又充满了艺术性的装饰品。 手表上显示的时间只是下午四点半而已。 “不好意思,能叫做出这一桌子菜的厨师来一下吗?” 泽越止和颜悦色的冲着刚才帮自己点菜的那位店员提了个要求,而后者则露出了难办的眼神。 “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他。” “我帮您问一下。” 然后,这位店员就将这个要求带进了后面的厨房。 没过一会儿,走到泽越止面前的就是这家龙镇酒家的少东家——唐三吉。 “原来如此,是少东家啊,怪不得年轻有为——能做出这么棒的白萝卜切片。” 泽越止用筷子夹起了一片白萝卜,而这又薄又透的萝卜切片所展现的刀工,正是龙镇酒家所值得夸耀的技艺。 “可惜现在还不到赏月的时候,没法欣赏月晕的美景,真是太可惜了。” 说到这里,就算是泽越止也有些惋惜。 听说龙镇酒家的白萝卜素有月晕的美名,切下后即要不破,又要透,在透过这切片去看月亮的时候,满月看似月晕。 就是这样子充满了艺术性的食物,才能做到入口即化的绝妙口感。 “非常感谢您的赞誉。” “我能要一碗饭吗?” 泽越止突然提了这个要求。 “只是一碗饭吗?” “怎么说呢……”被反问了这么一句话后,泽越止露出了有些难以分辨含义的笑容,“只是一碗饭而已。”说完这句话后,她似有所指的又补充了一句,“不用急着端上来哦,龙镇酒家的少东家。” 带着“再来一碗饭”的要求进入厨房的唐三吉,立刻就被厨房后头的数名厨师围住了。 “少东家,这个客人是故意找茬的吧,什么再来一碗饭啊,煮好的饭给她端一碗上去就好了!” “不要胡说!” 唐三吉双手收在衣袖中,思索着刚才那位点了一桌子冷菜后又点了一碗饭的女客人的要求。 “这个人……不是普通人。” 想到她所点的那一桌冷菜,唐三吉立刻站起身,从淘米开始,蒸饭去了。 而在外面提了这个要求的泽越止,却将桌上的冷菜吃了个七七八八。 “啊啊啊,全是菜根本吃不饱啊。” 她有些后悔自己干嘛全点冷菜了。 早知道点两个“硬菜”填填肚子也好啊。 rou也好鱼也罢,只要是能填饱肚子的大鱼大rou就行了。 很快,唐三吉就将煮好的饭装在竹筒中端了上来。 “哦,是竹筒饭啊。” 泽越止有些惊讶的看着这装在竹筒中的饭,饭里看上去加了零碎的瘦rou这类的点缀。 “真没想到,在上海也能吃到云南的竹筒饭。”在云南那边,饭与猪瘦rou一起蒸煮的竹筒饭,足够被称为有些奢侈的料理了。 话是这么说的,泽越止手上筷子不停,将这竹筒饭全部吃下了肚子。 而桌上剩下的那些食物,祝余也全部吃了个精光。 “多谢款待。” 道谢后,泽越止取出饭钱,就转身离开了。 之后的一个月,她白天在上海的各地跑,更是频繁的出没于三教九流龙蛇混杂的地方。 而到了晚上,就来龙镇酒家点不同的菜吃,每次都会要求再来一碗饭。 连续做了一个月不同的饭,唐三吉都快想不出来还有什么饭能得到一个“好吃”的评价了。 仔细想来,虽然每次的饭钱都会付清,可是这位女客人根本不会说一句“好吃”,或者是“美味”。 . . “今天是我在上海待得最后一天。” 泽越止冲着唐三吉一笑。 “作为这一个月的款待,情尝尝看我做的饭。” 她从祝余手上拿来了一个竹筒,这正是第一天唐三吉给她端上来的竹筒饭。 而这次的竹筒饭,只是白饭而已。 “我也只有煮饭的手艺比较好而已,请不要嫌弃呀啊。” 话说的如此谦虚,可是唐三吉在吃这白饭的第一口时,就完全的怔住了。 竹子本身的清香与米饭搭配的天衣无缝,融洽和谐的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闭上双眼,仿佛能从唇齿之间蔓延在四周的竹香里,置身于竹林之中。 这种程度的饭,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 这可真是了不起的厨艺! “您究竟是——” 唐三吉放下了吃空的竹筒,认真的询问泽越止的身份。 “我的名字?” 泽越止正在犹豫是否要报上自己的大名,龙镇酒家忽然来了好几位在上海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一旁忽然有人惊愕的低声说道:“这不是掌管市场的龙头老大——张大人,船员们的船老大——胡大人,商店街的工会长——何大人,为什么就连那两位都来了?” 几人走到了泽越止所坐的位置旁,就从张大人开始跪在了地上,双手于胸前抱拳:“不知天子陛下龙御史前来上海,有失远迎,万分抱歉。” 泽越止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上的筷子。 “饶了我吧,我这样子还怎么微服私访呐啊。” 说是微服私访,但实际上全国大概没什么人不知道天子陛下的二十八位龙御史的身份。 正因为如此,所以一旦被叫破身份,所以立刻就让人知道了泽越止的真实姓名。 “您是秦芷兰秦大人!” 唐三吉那惊愕的表情,似乎根本想不到连续一个月跑来自己的店里吃饭的奇怪客人,居然会是那位传奇般的人物。 “所以啊,我都说了不是吗?”泽越止苦笑了一声,“我只是煮的饭比较好吃而已。” 但是这一点,根本没人信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