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表白 (第1/1页)
常冬青没有察觉到身边玉人的神情,继续带着她在上海的弄堂中到处游玩。 远处传来古老的钟声,常冬青抬眼望过去,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出现在不远处。 “冬青君,那边有个教堂我们过去吧。”斋藤静子拉着他的衣角。 常冬青看到这是个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外观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天主教堂。 笑着说道:“这是天主教教堂,你确定要去?不知道人家让不让进去。” 斋藤静子说:“广开方便之门,我想我们遇到就是缘分,还是看看的好。” 说完,像个快乐的小燕子,飞奔而去。 常冬青怕她他有什么意外,连忙追了上去。 他们现在在的是徐家汇地区,这个徐家汇天主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 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向东,两侧建钟楼,高耸入云。 教堂坐西朝东,教堂高79米,宽28米,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 常冬青站在外边,抬头仰望着面前的高大的建筑。 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外观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 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双尖顶砖石结构,堂脊高18米,钟楼全高约60米,尖顶31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 堂身上也有一十字架,颇似轮盘状——生命恰如驾驭轮盘,恰当的比喻。 堂身正中是盘型浮雕,繁复华丽,远看极像罗马钟表的形状。 外部结构采用清一色红砖,花岗石镶边,屋顶铺设石墨瓦,饰以许多圣子、天主的石雕,纯洁而安详。 “冬青君,我们进去吧”看着还在欣赏建筑的常冬青。 斋藤静子难得的娇嗔着。 “静子,你看现在的门紧闭着。我们走边上去看一看。”常冬青说完四下张望。 这时候在教堂的右边的一个门中,出现了一个穿着衣袍的身影。 常冬青走了过去,礼貌的说:“您好,我和我的朋友走到了这里被,晚钟的声音吸引。想进去看看。您看可以吗?” 当那个衣袍的影子被拦住的时候,还是心中一紧。 抬起头来,看到对面站着的年轻小伙子。 他也是一愣,这不是“灰鸽”说过的那个常冬青 自己曾经也化装成应聘人员,准备潜入到广播电台中进行掩护身份。 今天没有想到,在例行接头的时候遇到了他。 这个人就是和谭新建一起听广播的中年人。 但是多年的地下经验,让他瞬间恢复过来:“这位先生,我们的每天清晨有多台弥撒,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平时的时候,正门是不开的。” 常冬青面对这个中年人有着曾经熟悉的感觉。 仔细打量着面前的人,只见这个人儒雅平和的面容,带着黑框的眼镜。 穿着教会的服装,看来是里边的神职人员。 但是这个人显得有点紧张,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是紧绷的。 常冬青不露声色,微笑着说:“先生,我的这位朋友原道而来,也是被教堂的钟声吸引而来,不知道可不可行行个方便?” 中年人听到这些说辞,也是觉得自己的紧张过度。 然后回答到:“正门只是在规定的时间看放,几位要是想参观,请走这边的侧门。” 说完指点了常冬青的正确路线。 常冬青也没有在意,今天的目的只是陪好斋藤静子。 连忙道谢,陪着斋藤静子走进了侧门。 看着常冬青和斋藤静子的远去的背影,迅速的离开。 走进这个宏伟的建筑,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堂内有苏州产金山石雕凿的64根植柱,每根又有10根小圆柱组合而成。 地坪铺方砖,中间一条通道则铺花磁砖。 门窗都是哥特尖拱式,嵌彩色玻璃,镶成图案和神像。 主体墙上有巨大圆形花窗,其上镶嵌彩色玻璃,建筑造型挺拔庄严。 外墙用黄沙水泥粉刷,屋顶置有大小不等铜皮圆穹,呈孔雀蓝色,尖顶。 教堂有祭台19座,正祭台处宽44米,是民国八年(1919年)复活节从巴黎运来,祭台正中安置有圣依纳爵及八位圣人雕像,雕刻精美,色彩鲜明。 横轴由南北耳堂组成,十字交叉点上方曾有一座钟楼,有较高的宗教艺术价值。 内部的顶部回廊,通过独特的网状设计结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让至少三层楼高的大厅不用人工清洗高位玻璃而且保证在教堂的任何一个地方用平常声音说话能传到教堂的任何一个角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