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帝尊传_第十一节《三皇五帝》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节《三皇五帝》上 (第2/2页)

度堪比钛合金,甚至可以防弹!)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火星人首领蚩尤,他的元神被封印在狼脑里轮回了两万多年,没想到他竟然突破封印并转世为下埃及的法老,给圣星人带来了麻烦。在地球时间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文明的逃难者来到了下埃及,他们把科学技术献给了下埃及的法老蚩尤,这些科技包括青铜的炼制方法和机甲技术。蚩尤非常高兴,他下令做了一些可穿戴的青铜机甲,一共81套,人穿上以后:铜头铁额,人身牛蹄,四只眼睛,八个脚趾,头上有角,耳鬓像戟,背有双翅。蚩尤自己穿上最好的一套,然后把其他的分给部下穿上,然后带领下埃及的军队对上埃及发动了侵略战争。后来人们传说,蚩尤有八十个铜头铁臂的兄弟,一模一样。其实是人们穿着一个流水线上做出来的全包围机甲,后来演化为只掩护关键部位的盔甲。蚩尤对自己的盔甲做了改进,可以像钢铁侠一样飞,但是飞的时间和距离都很短,飞的时候从鞋底喷火。

    蚩尤万万没有想到,圣帝尊当时正好附体到上埃及法老(即黄帝)身上。圣帝尊登录附体的黄帝也很纳闷,对方竟然做出了金属机器人,还有气象武器,成天大雾霾,真是太厉害了!己方机器人全看不见了,而对方的“机器人”的眼睛就像望远镜一样突出很长一截,“眼神”特别好,不受雾霾影响。

    月球上的圣星人也大意了,他们以为地球上只有炎黄之间的战争游戏,后来才发现情况不妙,赶紧援助圣帝尊。与此同时,苏美尔人也良心发现,原来黄帝才是正义的!于是苏美尔人向上埃及的黄帝投诚,黄帝方面依据苏美尔人带来的地图资料,把对方的军事分布地图数据存储在指南车的数据库中,这样即使是在雾霾中,他们的武器也可以准确地击中目标了。

    蚩尤的军事营地很快就被摧毁了。圣帝尊乘胜追击,很快就将上埃及和下埃及统一了,然后成为了统一盘古大陆的古埃及(上古中国)大法老(即黄帝)。(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在埃及地区考古时发现了一大批距今5100多年(与中国炎黄时期相符)的文物,其中有一件名为“纳尔迈调色板”的稀世文物,这这一块盾形石板,石板正面,黄帝个子最高大,他头戴皇冠,右手高举权杖,左手抓着跪在地上的蚩尤的头发。黄帝的后面是盟友炎帝。)

    蚩尤被抓住以后,斩首时没有流血,而是从脖腔里冒出一股黑气,向西南方向飘去。黑气就是全包围机甲的线路被破坏,电子元件烧了。蚩尤的元神被封印到了狼脑里。圣星人借鉴了蚩尤的机甲护甲,后来开发出了智能机甲“钢铁侠”,它的出现,加强了圣星人对人间的监控力度。(古希腊文献记载,来自“天际”的钢铁人每天绕着盘古大陆的海岸飞行,人们称其为“塔罗斯”,他的双脚可以喷射火焰,他的身体是透明的,人们可以看到血液沿着血管在“塔罗斯”体内循环。在“塔罗斯”的头上有一对角(天线),可以跟天神对话(进行通讯)。)

    蚩尤战败后,他的三个部下退到盘古大陆的西南地区——中原地区,建立了割据政权。中原地区位于盘古大陆的西南,因此属于南赡部洲(亚欧地区)。当地人也是前几次史前文明的幸存者,文明水平倒退得很低(后来商朝东迁到这里时,建立了中央政府以后,这里才被命名为“中原”。在三皇五帝和夏朝时,这里还不叫中原,此处只是为了让读者能明白位置,才用后来的地名讲解)。

    蚩尤的三个部下在中原地区抢占了一些地盘,创立了三苗部落,并成为部落始祖。后人认为他们是天上的星星下凡,尊他们为三星,安葬三苗始祖的地方被后人称为三星堆。三星堆文化就是东非蚩尤文化的传承。三星堆出土的一件最大的面具的上面两只眼睛是凸出来很长距离的圆柱体。这个面具就是蚩尤军队在迷雾中使用的作战头盔的模型,这种头盔可以使自己在迷雾中看清对方。

    (三星堆位于中国四川一带。前文中讲,在第一次人类文明开始时,四川盆地还是一个大湖,湖中有很多岛屿。到三皇五帝时,已经过去了两万多年,四川盆地的大湖已经消散并分成了很多小湖,小湖之间出现了很多陆地,有了各种野生动植物,以前的岛屿成了小山。三苗部落就是在这时来到这里发展的。后来大陆剧烈漂移时,地势抬高了,小湖也消失了很多,岛屿变成了高山。由于四川盆地的很多地方曾经都是湖底,所以那里的土地非常肥沃,物产丰富。总之,沧海桑田的变化,有的可能需要几百年、有的可能需要上万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在21世纪,也将见证死海的消失。)

    三苗部落在中原地区割据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们一直进行着赞扬蚩尤、贬低黄帝的宣传,尊蚩尤为第一神!虽然三苗部落尽力地传承蚩尤文明,但最终还是臣服于三皇五帝的中央政权了。由于他们不想和中央政权直接打交道,就把“外交”任务交给了一个中原当地人部落打理。自古以来,这个中原当地人部落和中央政权的关系一直很好。由于三苗部落统治的中原地区之前文明水平很低,曾被中央政府称为蛮夷之地,所以这个中原当地人部落被中央政权称作夷族。

    夷族在三苗部落中主要负责整理、记录历史进程。夷族是中原本地最古老的民族,他们和三苗部落所传承的蚩尤文明使用相同的文字系统,都源于史前文明(第一次和第二次人类文明)。后来的“盘古开,天辟地”事件就是夷族记录下来的,夷族融合了三苗部落的三星堆文化,做到了传承和延续,后来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彝族文化(夷族就是彝族,位于中国四川地区。“夷族”改名为“彝族”,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毛主席改的,因为中国是由很多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不应该有民族歧视,用“蛮夷”的“夷”字不利于民族团结,所以改为“彝”字。“彝”取自“鼎彝”,这是宫殿里放东西的用的器具,“房子”下面有“米”,又有“系”,有吃又有穿,代表生活富裕)。《彝族源流》还记载了地球反方向自转:“远古的时候宇宙忽然颠倒了一次,后来日月倒着出现了。”

    后来到了禹的时代,三苗部落就没落了,部落内部各自为政。因此,中原地区出现了瑶族、苗族、夷族等很多少数民族。其中,最大的少数民族有九个,人们称之为“九黎”,族人叫“黎民”。在周朝时,中原的姓氏得到了丰富,有了百家姓,因此中原地区各民族的人民就被统称为“黎民百姓”。

    一部分彝族人融入三苗部落后,感到很不习惯。于是他们一直向东方逃避(这里的方向为后来的方向),后来到了大海旁边(中国上海一带)定居,再后来又东渡到日本,在周朝时建立奴国,首领被称作“大王”,臣服于周天子。秦朝时称“奴国”为“东夷(东彝,也音译为东瀛)”,因为人们已经知道那是彝族人东渡后建立的国家。公元3世纪,“东夷”改朝换代为“大和国”,征服了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首领改称“天皇”。汉朝(东汉)光武帝刘秀赐其国名为“倭国”。唐朝武则天时,赐其国名为“日本”,寓意为日出之国。日本传承了中原彝族独有的文化(并不是全部,因为遗失了很多),如口语发音和语法结构、服饰、发型、节日、习俗等。当然,他们也传承了一部分三星堆文化,因此日本也有蚩尤的传说,很多人的姓氏与蚩尤的姓氏相同,甚至有些日本人认蚩尤为祖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