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_第二百六十二章 刘苦瓜异国创业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二章 刘苦瓜异国创业史 (第1/1页)

    等到在丰京安家,刘苦瓜才真正从打心眼里佩服李岩,甚至到了崇拜神灵的地步。谁能想到,在一个遥远的地方,还有这么多的肥沃荒地可供开垦?关键,此地不仅人少,还人傻。几十万亩的土地,说不要就不要了。至于每亩地50斤的粮食,在种田能手刘苦瓜看来,那还是事吗?就眼前的这些河畔地,随便种种,一季二三百斤粮食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虽然官府也要收取公粮每亩一石,但交给印第安人的50斤粮食也包含在内,收取比例倒是与琼州的一般无二。对此,刘苦瓜倒是没什么意见。

    不过,最令刘苦瓜舒爽的是丰京的气候了。经调查,四季分明的地方,才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后世的人口大国,绝大部分就处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比如天朝,美帝,欧盟,唯一例外的印度阿三,不过每年都会被热死不少人,也可见天气确实让人难以忍受。

    刘苦瓜就十分享受此时初夏的气温,虽然白天有点热,但晚上却是凉风习习,以往经常起夜的他,竟然经常是一觉到天亮,睡眠质量是前所未有的好。

    比刘苦瓜感受更深的,其实是李岩的军属。国人一向讲究乡党,就连军队也不例外,由于出身的缘故,李岩的军队大多来自北方,最多的就是河南人,已经占到李岩军队的三成。作为军人家属,自然也是北方人居多。习惯了四季分明的北方,在炎热多雨的南方很不习惯。只是,李岩作为事实上的军阀,是不可能离开自己的根据地的,作为他的守护神,李岩的军队自然也没机会返回自己的故乡,更何况满清控制着北方,注定了他们是远离故乡的一群人。连带的,军属也就只能扎根琼州,虽然颇多不习惯。

    然而,到了丰京,却有一种回到故乡的感觉,就因为那晴朗的天气,与温和的阳光。所以,在丰京地面上,出现了许多大明北方的地名,乍一看,还以为来到了大明了呢。

    所以,来到丰京,最高兴的就是他们这群人了。

    这一次的移民,可以说比早期的琼州移民轻松多了,主要是准备的十分充分。这批移民家庭,大多是军属,要么就是琼州当地的中农或更富裕阶层。基本上,每个移民家庭都至少拥有一头牛。在没有铁牛的时候,耕牛可就是最重要的农用物资了。有了它,才能减轻人的垦荒强度,更好、更快的开垦荒地。

    除了耕牛,更重要的,却是宝贵的大规模垦荒经验。琼州原本就是移民社会,垦荒初期注定是艰难的,却也更加体现了协作的重要性。这些移民家庭以相熟的邻里、亲戚为纽带,组成了最基本的单位,展开了互利协作。

    他们在农忙时下田,农闲时造房子,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不仅开垦出了荒地,还拥有了自己的住房。

    秋天,虽然是垦荒后第一次收获,但明人首批的圈地都是临近河边,灌溉十分便利。所以,这些土地都算得上是水浇地,产量自然不会低,就像刘苦瓜家,亩产就超过300斤,不下大明的上等良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