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相亲很意外 (第1/2页)
赣东北。【】红土地。山清水秀的小镇。 小镇只有一条小街。一条六百多米的小街穿过依山傍水的小镇。 小镇的北面依山;小镇的南面傍水。 南面的河水清澈见底,是小镇居民洗澡、洗菜、洗衣服的好地方。 北面的山峦连绵起伏,是李翔喜欢独自登临的乐园。 那时候的小镇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随处可见的是不同时期的标语。 那时候的人不作兴游山玩水,有点文艺范的李翔,喜欢在已经草长树粗的旧战壕上转悠。 1981年元宵节的傍晚,刚刚二十岁嘴上毛初长,还是一副书生模样的李翔,心情愉悦,从山上快步下来。 到了国药店门口,正准备拾级而上进去吃晚饭,对面供销社南货店的夏文英急切地叫住了他:"李翔,你到哪里去了?你家里来电话了。" 李翔奇怪地问:"我家打来的电话?知道说什么了吗?" 比李翔大一点的夏文英,中等身材,端端正正,白白净净,是个清爽干脆的姑娘。她三步两步连蹦带跳来到他面前,什么时候都是大大方方的:"刚才你们丁经理找你接电话,没找到,我帮你接了,你爸爸让你明天一定回家一趟。" 李翔急忙问:"没说出了什么事吗?" "没有。听你爸爸的口气,肯定是好事情。"夏文英有点坏坏的笑着说,"是不是家里帮你介绍了对象?" 李翔自言自语地说:"我在家过的年,来上班没几天,会有什么事情呢?" 夏文英打趣道,"有了女朋友,不要忘记请jiejie吃喜糖哟。" "嗨,怎么可能,我还在学徒呢!"反应过来的李翔满脸通红,"谢谢文英姐,我去吃饭了。" 过元宵节,门市部下午4点就关门歇业了。李翔上山去玩,也是避开做饭高峰,让师傅们先做先吃。 当他穿过院子里的晒场来到食堂,惊讶地发现,第一个到食堂的还是自己。 ——别人都回家过节了。 到灶台上找到火柴,点上煤油灯,到菜碗柜里面把中午做的饭菜拿出来,放到桌子上,然后,洗锅,洗碗,添柴,点火,热饭。 刚点着火,夏文英就跑到了灶台前,"李翔,不要弄了,一起到我家吃吧。" 李翔忙不迭的说:"不不不,那多不好意思。" "是不是跟我做礼(客气)?" "不是,你知道我不喜欢和生人打交道的。"李翔反问道,"你关门了?" "不是等你,早就关了。真的不去?那我走了。" "好。" 吃过饭,李翔摸黑回到门市部的房间,也没有点灯,靠在折叠的整整齐齐的被子上,反思起来。 好什么呢?别人好心好意叫自己去吃饭,自己竟然连一句客套的话都没有。 咚,咚,咚。外面有人敲窗户。“何个?”会是谁呢?李翔坐起来问。 “李翔,是我,你不会睡觉了吧?”是夏文英。 “怎么可能。你等一下,我点一下灯。”看着微弱的灯火摇摇晃晃,李翔才想起来昨晚熬夜看书,把煤油快熬没了。他干脆吹灭了,开门来到外面。 “不好意思,没有煤油了。什么事?” “乡政府放电影,你去不去看?” “不想去,又没有新电影。等一下去买点煤油,再去经理家里请个假。” “那我去了。早点休息,不要天天熬夜。”夏文英说话干脆利落,做事也干净利落。 看着夏文英远去的背影,李翔感觉比自己大几个月的她,像个小jiejie。 后来李翔回想起来,特别佩服她的年少老成,说话做事会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 跟经理请了两天假,李翔回去拿了煤油瓶,再到供销社的百货店买煤油。 小镇那时候叫康桥乡,康桥街上只有一家像模像样的百货店,也只有百货店门关得晚。百货店离国药店很近,中间只隔着两个店铺。 在小镇,李翔从来不逛商店,也很少上百货店,不过他去的最多的还是这家百货店。——他需要买煤油、酱油、火柴。 他去百货店,每次看到的都是同样的两个人,男人的三十多岁,总是乐呵呵的;女的和自己差不多大,低眉顺眼的有点像小媳妇。 李翔买东西都是在女孩手上。他肯定自己除了说买什么,从来没有说过其它的。他也肯定那个女孩从来没有问过他,好像正眼都没有看过他。 他去买火柴都会给不多不少的五分钱。他买煤油,买酱油给的都是一块以上的整钱,原因是他分不清楚煤油和酱油到底多少钱一斤。嘿嘿,每次问价格会很没有面子。 百货店有四五个人围着柜台在说说笑笑。他们在玩一种算命看运程的游戏。 店里的那个女孩发现了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