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 灵感如潮 (第1/1页)
一部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名字。 就比如《同桌的你》。 如果换个名字,叫什么《校园之歌》(PS:只是一个名字),恐怕绝对无法得到现如今的热度。 又或者那一首被命名为《牵丝戏》的歌曲,虽然还没有发布,但听上去怎么也要比《傀儡之歌》(PS:同样只是一个名字)要好听。 所以说,名字很重要! 但是…… 如何想到一个合适的名字,实在是让人感到头疼的问题。 经过彭辉的修改,这部电影的剧本,已经从一开始的男主角,转变成了女主角。 故事,也发生在校园之中。 并且加入了一点校园恋情的元素。 但是归根到底,却是民乐和西洋乐的对决。 这是整部电影的基准,也是彭辉的灵感来源。 但是…… 莫名感觉有些单薄。 故事在彭辉的手中,分为一开始西洋乐看不起民乐,民乐本身也不争气。 大概的讲述了一下民乐的现状。 然后学校要取消民乐系。 民乐系的学生们展现出了群像。 有的自暴自弃,选择转修西洋乐。 有的唉声叹气,坐以待毙。 而有的人,则是奋起反抗,准备在校董视察的时候,向他证明,民乐不比西洋乐差! 而这个人,就是女主角! 目前为止,剧情也就进行到这里。 可接下来的剧本,却让彭辉感到头疼。 不得不说,民乐的现状是许多人都十分痛心的问题。 还记得当初郭月是这样说的。 “我们不是不知道民乐不比西洋乐差,可……西洋乐有着充足的未来发展前景,再加上各种比赛、职称之类的,可以说前途无限,可民乐呢?就算我们在某些场合的确证明了我们民乐不弱于西洋乐,可民乐的发展呢?我们这些人最好的也就是进入歌舞团,然后去学,可国人太多了,那些没有考上歌舞团的人呢?只能去当家教,然而如此前景,谁会愿意继续投入?” 彭辉在听完之后,越发陷入沉思。 他不是救世主,就连自己的木偶表演系他也无法拯救,只能坐看着学校取消掉。 所以民乐的未来,他只能爱莫能助。 可既然选定了这个题材,那就必然需要将其完善。 换句话说,就算他无法做到,为了电影,也要给出一条明路! 这很难。 相当于他要挑战一个无数的前辈们都没有想到答案的问题! 这当然很难。 甚至彭辉为此还掉了许多头发。 也幸好他现在年轻,头发长得很快,否则,还真的会变秃了。 要不怎么说运气来了,谁也挡不住。 就在彭辉为了后续剧情以及名字想得一直掉头发的时候,一次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偶然间见到隔壁桌的同学在看一个视频。 视频中的声音,正是古筝! 传统民乐之中,相对于比较受欢迎的二胡、琵琶以及大鼓和唢呐,彭辉个人倒是很喜欢古筝。 也许是因为小的时候曾经听过《广陵散》的缘故吧。 当然,后来彭辉才知道,他听得并不是什么《广陵散》,也不是什么古筝。 而是琴。 不过饶是如此,他还是很喜欢古筝。 而视频中的古筝演奏者,竟然身穿着一件大红色的长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