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为了170万,掉了不少头发 (第1/2页)
现在学校的学生好多都已经放假回家了,网吧里的客人少了很多。 只有很少数的不回家的学生以及大连本地的客人来上网。这两天都是小孟哥和小孟嫂照看着网吧和图文社,再有两天他们也要撤退了,网吧也即将圆满结束本年度的营业。 定好了明年初八正式营业,我和老魏就告别了小孟哥和小孟嫂,准备开车去长春。小孟嫂的肚子已经能看出一定的规模了,明年开年还要找一个接她班的人,当个小老板不容易啊。 我和老魏一路上说说笑笑,走走停停。到长春的时候已经夜幕降临了。由于我刚回来过没几天,这次又是以办正经事为主,所以就没和大家提前打招呼。知道我回来的只有大个、老韩两个人。 晚上我和老魏开了一天车,找了个酒店痛痛快快的睡到自然醒。中午大个开车来接我们两个简单吃了点家常菜,下午在大个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他母亲就职的某农业研究所。 大个mama的年龄比我父母能年轻几岁,典型的知识女性。带着眼镜,满脸慈祥,这个项目她是研究所的代表。 她觉得大个的同学当中能有人对她的项目感兴趣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毕竟大部分我们这个年纪的小青年还都处在以学习为主的学生生涯,就算她自己的儿子也不过是才刚刚踏入职场的小菜鸟。 见面之后,阿姨先是很慈祥的把她们研究的进展和我们详细的说明了一遍。 现在东北农村选种大豆的人越来越多,国家也在积极扶持农民种大豆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种植技术原始,种子品种过于单一,这两年并没有给农民带来特别大的收益,没有发挥出东北优质黑土地的土壤优势。 这次由她们研究所和日本的一所大学共同合作联合研发的这个大豆品种,是专门为了适应日本人喜欢的“日本大酱”以及“日本纳豆”的大豆品种,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易于发酵的特点。 现在种子的研发阶段已经完成,试种的效果也非常好,品质和亩产量都要优于大部分农民种植的传统大豆品种,并经过日本国家测试机关检测,各项指标都符合甚至高于标准。 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国家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获得了一笔真金白银的研发津贴,可惜我们作为经销商并没有捞到这些好处。这笔钱主要用于种子的成本和研发方面的开销。 过去的一年当中,已经在长春周边选了几块土地作为种子培育基地,试种成功。当地政府也表示愿意配合和农户沟通开展大面积种植。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成品的收购,万事开头难,虽然很多农民也知道这个豆子的产量要高于普通大豆品种,但是如果得不到任何保障的话,他们是不会同意积极参与这个新品种的种植的。 这就需要我们销售公司出面,和各个村的合作社签订预购合同。而且要保证收购价格略高于传统品种才可以,才能保证计划顺利的实施。 保守估计总产量在1000吨左右,今年大豆的收购价格平均在1.5元每公斤,我们的签约价格不能低于1.7元每公斤。说到这里,阿姨停顿了一下,观察了一下我们两个的表情。 1000吨就是170万,在那个年代这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坐在她对面的是两个和他自己儿子年龄相仿的小青年,阿姨的担心我们都懂。 这个金额确实超出了我和老魏的接受能力,没想到是这么大的一个盘子。我们哥俩就算变卖了全部身家也只能凑出个50万左右。剩下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了。 阿姨看出了我们的难处,她又告诉我们研究所可以提前给我们一些用于营业用的样品,这样的样品他们一共准备了3份,但是为了防止恶意竞争,最后这3家公司当中只会选择一家公司合作,也就是说想要合作就必须有独立完成这1000吨大豆销售的能力。 在阿姨的职责范围之内,她只能做到尽量拖延其他两家竞争对手的样品供应,多给我们留出一些用于推销的时间。 其余的事情她帮不到我们,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把握完成销售,就要尽快联系她完成和几个农业合作社的预收购合同。 现在这样的项目有个专有名词叫做“订单种植”,也就是先谈妥收购才提供种子种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