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之恋_二九、悲情王子遇险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九、悲情王子遇险情 (第1/2页)

    大叔五七过后不久,刚去油田上班的赵卫东回来了,这次回来,是和妻子离婚的。离婚是赵韩两大家族战火的导火索,赵韩两大家族的矛盾大爆发了,西武庄又要掀起滔天巨浪了。说起赵卫东的婚事,也颇具传奇,赵卫东的妻子是西武庄大名鼎鼎的韩老六的女儿。说起这门亲事本身就是个错误。本来到油田工作的赵卫东凭着一表人才在油田找个女工轻而易举。可是赵卫花父母却不愿意赵卫东找个工人,找了工人就不能伺候他们了,她非叫赵卫东找农村的媳妇。如果赵卫东找工人他们就退继。这样就逼着南霸天两口给赵卫东说了农村媳妇,赵卫东去油田不久就回来结了婚。媳妇是韩老六的女儿。起初赵卫花妈不愿意,说韩老六人性不好。可赵霸天说:“什么韩老六张老六,咱不怕,只要女儿好就行。”实际韩老六的女儿业是西武庄一只花,性情好活道没得挑?不像是韩老六的女儿,只是人们惧怕韩老六不敢和他攀亲,女儿才搁着没有找对象。既然赵霸天执意要成这门亲事,大婶勉强答应了这门亲事。给赵卫东找农村媳妇本来不妥,又是找的韩老六的女儿这就多了变数。赵卫东结了婚不久就有了儿子,本来日了就这样过下去。谁知风云突变,大叔这棵摇钱树倒了。赵卫花家已经无油水可榨了。赵卫东早就在油田搞了个女的,是年轻貌美的女徒弟,两人爱的死去活来,还到黄山旅游过。只因怕退继,不敢离婚娶那女孩。这事一直悬着。现在大叔一去,不离婚还待何时?才不怕退继不退继呢!西武庄两大家族上演一场龙虎斗是必然的了。

    这事发生在赵锐锋参加县积代会回来。县积代会在七七年六月份召开。这次积代会是县上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次教育上的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七六年粉碎四人帮,***又主持了国务院工作,全国抓革命促生产,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教育战线也不例外,教育上抓学习抓得紧,公社教育经常组织统考,这又给西武庄双子星露脸的机会。赵锐锋的语文成绩和韩天宇的数学成绩都稳居公社第一名。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自然引起教育部门的注意,来了县积极分子指标就戴帽给了东武庄学区两个,指名给赵锐锋、韩天宇。可是学区校长有私心,指标到了他手里,他就扣了一个给了小舅子。只给西武庄学校一个指标。这下难坏了西武庄学校校长,赵锐锋、韩天宇一样优秀,给谁不给谁呢。没办法只好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可是投票结果,两人又是同票。这可难坏了校长,韩天宇见校长为难,就主动退出了竞争,他对校长说:“让锐锋去吧,他家盖房从未耽误学生一节课,我家盖房却耽误了学生的课,这点我不如他,让他去吧!”

    这样赵锐锋如愿参加县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赵锐锋第一次参加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那情景难以忘怀。主要是大会的招待那真是太好了。五天的会,每天早上是鸡蛋豆汁油条,中午、晚上都成席,都是十个菜,有鸡有rou的。那几天真是神仙过的日子。赵锐锋从县上回来。就听说了赵卫东离婚的事。韩赵两家又要一场大战,赵锐锋心里就烦。他真不情愿有这个叔,成天打架斗殴的,没少让他这当侄子的帮忙,不帮忙是他亲叔,帮忙就有危险。真让赵锐锋为难。这次怕是又难逃一劫。事情真像赵锐锋想的那样,怕什么就来什么,赵卫东在岭上饲料地把老丈人踢成重伤,一场械斗不可避免了。要知道赵锐东踢的是老赵家的宿敌兄弟六人子侄十多个的韩老六。前面说过韩老六欺负寡嫂孤侄,把韩虎母子赶出韩家大院。这只是他劣迹一斑,韩老六仗着在公社食品杀猪的好工作,用小恩小惠拉拢村里不争气的妇女,搞得情人情妇到处是,搞娘们顺手牵羊搞了人家闺女把人家闺女搞大了肚子,没办法就把人家闺女当了自己的儿媳妇也是他办的事。儿媳妇都到临盆了,他还上儿媳妇屋里跑,韩老六老婆在后面喊:“你个扒灰头,别伤了孙子!”

    韩老六赶走韩虎母子,又和西邻居韩四王子因两家墙打得不可开交。今天你把墙垒过一公分,明天他就垒过两公分,一堵墙拆了又垒垒了又拆,仗也不知打了多少回。寨外新房,他可以把房子盖到街上一间,挡半条街,像个老鱼头。后来他死了个孙子,儿子请了风水先生看,风水先生说这是路贱,这才拆了伸到街上的房子。就是这样一个臭名昭著难缠的主又和半疯人李继武成了儿女亲家,就更难缠了。就是这样的主,遇到赵霸天,也算遇到了克星,该他倒霉。这次打韩老六是叔父子早预谋好的。赵卫东要离婚妻子不答应,赵卫东就打了妻子,妻子就带孩子到了娘家。想来个持久战,熬死赵卫东。赵卫东那里熬得起,非来刺刀见红不可。他非得把事闹大,做个了断。出事那天,翁婿两人都在岭上饲料地翻地瓜秧,赵卫东妻子虽走了,但地没法带走,还得一块种,实际是翁婿两个是在一块地里干活。自然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人没吵几句就动了手。那韩老六那是赵卫东的对手,三下五除二韩老六就被赵卫东打翻在地,头就被没轻没重地踢,自然被踢成了血窟窿。韩老六带伤回家。他那里咽得下这口气,立即带伤和儿子跪拜韩家族人,招兵买马准备和赵家决一死战。按战斗双双实力对比,赵家完全出于下风。近亲近支韩家占绝对优势,光韩家老六兄弟子侄就不少,而赵家老四支,老大绝后,老四的儿子死了也没留下孙子。老三赵杰那一支在北京,就是不在北京国家高级干部赵杰也不会帮堂弟打群架的。赵家就剩赵锐锋叔侄两家,充其量就是赵锐锋赵卫东六兄弟加上叔七个生力军。而韩家六兄弟子侄几十号人众,四个打一个还有拿棉袄的。按五服之内韩家也比赵家多十多人。五服外的赵家人多,但那是没用的,决不会来帮着打仗了。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想一想不能不让人心寒。但赵家毕竟是赵家,他们从来没有怕过谁?赵家也积极备战,迎接韩家的挑战。赵韩两家都是大族,自古不和,过去曾有过几次大的冲突。一次北京上学放假回家的赵家大公子赵杰因地界和庄长韩永轩发生争执,由吵嘴到动手。韩永轩小试牛刀就把这位后来的高官人物拉下马,让他一败涂地。在斗殴中韩永轩用早备好的瓦片割破了眉弓,血流满面。他随既报了官和赵家打起了官司。结果人证物证都在的韩永轩打赢了官司。赵家为此输了几十亩大地。两家的仇更深了。但韩永轩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