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八、峰回路转母校教书 (第2/2页)
满荡荡。可是不再那么清澈,那么干净,他也受到工业化带来的污染,渠里有了塑料纸,垃圾袋等脏物了。过了路南的革命烈士陵园,水渠北面就是与山东大学分校一渠之隔的泰州三中了。由于单位之间只一水相隔,没有围墙,因此里面景物一目了然。赵锐锋老远看见二中院中耸起一座白色的高大白色教学楼,那楼在绿树掩映下显得十分壮观。这楼原来没有的,三中在变,变的不敢认了。过了熟悉的水渠上的石桥,进了三中大门,门右边传达室还在,只是里面的人不再是那年轻的小王没了而换成赵锐锋不认识的老头了。赵锐锋推车进了院子。穿过教学楼中间的过道,看楼后面景物设施没多大变化,依稀还见到三中过去的影子。过去中心路两边是座座青砖排房,靠中心路西边第一排房子依次是校长室团委,党支部,后边是排排教师宿舍,宿舍后是一块空地种着葡萄,葡萄成熟的季节,学校都是把葡萄分给学生吃了,一班一班的轮着吃。空地后是学校伙房。再后就是学校cao场了。东边第一排教室就是初一四个班的教室,后面几排是初二、初三和高中的教室了。让赵锐锋吃惊的是现在西边前排房子竟还是校长室等几个机关单位的。二十年了还没变。只是后面的空地不再是葡萄园而是一座大楼的半成品了。路东的第一排房子成了老师的办公室了。赵锐锋触景生情,一想到以前上学时的情景他的眼睛湿润了。 赵锐锋定一下神,推车来到路西的校长室先向校长康有良报到。赵锐锋一进校长室就看见坐在北面靠窗位置写字台后的康有良,他正在看报纸。赵锐锋早认识他,他原是在初中教初二语文的,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谁想到二十年后竟成了三中校长了。康有良不出名,出名的是他的妻子冰雪花,冰雪花在校卫生室工作。她的性格真随了她的性了,对人真是冷若冰霜。学生头疼脑热拿药或破皮红伤让她包扎总让她数落。学生没少和她吵架的,因此赵锐锋对她印象深刻。 “康校长你好!”赵锐锋热情地和康校长打着招呼。 “懊,是赵锐锋,我校的高材生,欢迎,欢迎来我校工作,快坐,快坐!康有良忙站起来,客气地让座。康有良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唯一变化是,小白脸上长满胡子,茅草湖一般,像个刺猬。康有良也是南方人,说着带有浓重的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康校长让赵锐锋来三中教书是因为三中急缺教师,才无奈找这些冒牌大学生函授生的,语文组一下招了赵锐锋、葛贵金、张才俊三个。具体他们本事如何他也没有底,只能看看再说。因此他一见面就直截了当地对赵锐锋说:“赵老师咱丑话说到头里,这次找你们来,是有条件的,和以前一样先三个月试验期。三个月试验期一过,咱不管什么高材生、低才生,好马拉出来溜溜。能行就留下,不行就回本单位,你同意学校提出的条件吗”康校长两眼直视着赵锐锋一只手轻轻地敲打着桌面。 “我同意学校的条件,如果不行我是不会赖在三中的!” “好,好,毕竟是三中大才子,我看好你,好好干吧!”康有良亲切地拍打着赵锐锋的的肩膀高兴的说。他还是看好赵锐锋的。在三中上学时写出小说的赵锐锋曾经是三中的风云人物他不是不知道。 赵锐锋离开校长室,到路东面的教研组去,教研组门前都挂着牌子,他一眼就看见他去的语文教研组了,是第三口屋子。语文组的左边是数学组,化学组。赵锐锋顺着砖砌甬路往东走,他越过数学组和化学组时,见办公室的门窗都大开,从窗户里看到个个教师都屏声静息地伏在办公桌上办公,办公室里静的跟没有人一样,连笔划纸的唰唰声都听得到。赵锐锋不无感慨,国办中学就是国办中学,和乡下学校就是不一样,乡下学校谁会安安静静地办公,打瞌睡的,吹牛皮,骂大街的,干什么的都有。到了语文组门前赵锐锋心跳加快,他不知道语文组是什么样子,他对三中的教师有天生的敬畏。他们的本事他早就领教过,他们那是人是神。但从门里一眼看到坐在北窗边的他的老同学朱少金、杨同名时,他的紧张的心放松下来,他俩在班里是中游偏上的学生,和他这尖子生不能相提并论,现在他们都是三中语文教师我怕什么。赵锐锋鼓足勇气进了办公室。先给他们打招呼:“好呀,老同学,真认真呀! 牛少金、杨同名一惊抬起头,人们也都抬起头直愣愣地看着赵锐锋:“来了,老同学!”几乎是同时朱少金、杨同名站起身跑过来抓住赵锐锋的手,夸张地笑着说:“欢迎当年三中高材生,如今文学新星赵锐锋!”看来他们都知道他已发表了小说了。 “那里,那里,好汉不提当年勇,今非昔比,你们都是国办中学的高中教师,我一直在小学混,我得向你们学习里!” 他们寒暄着,这时一位戴黑框眼镜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教师来到赵锐锋跟前握着赵锐锋的手热情地说:“欢迎你来,我是孙立山,能和你一快工作很荣幸。你的工作学校安排了,让你担任初中一年级语文课,你的办公桌就是靠门口的那张,现在你休息一下就可以到图书室领教材。现在学生没到校,我们先办着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