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四、赵锐锋被辞退 (第1/2页)
进入初二时,教导主任史永昌让赵锐锋接替二班李星的班主任。因为李星参加函授忙不过来。史永昌还拍着赵锐锋的肩膀装成是重用的样子说:“锐锋老弟这班主任都想干,是我给你争取的,你要好好干,证明你工作能力的时候了,要长脸的时候了!” 实际这也是个陷阱,就是因为干了这班主任和随后教师评定职称的事才让赵锐锋离开了三中。为啥说干班主任还有风险,就是因为他们一班班主任是徐建业。徐建业是何许人,他是时代造就的典型毒瘤。文化大革命后销声匿迹了几年,后在三中东山再起,他创造了送初中毕业班已累的吐血为代价创造了升学率百分之九十的记录。换来的是自己对手二班班主任仓皇逃出三中,他获得全国模范班主任的称号。自此他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消灭对手的突破口。战胜对手显示自己是他扭曲心灵的唯一的快感。他为了显示自己积极,每到饭空他都是扛着铁铣扫帚从校长室门口经过,校长原来对他这种“陈瘸子”假积极的做法还大加赞赏,当后来见老师都离开办公桌扛起扫帚时,才知道不对味了。才知道扛扫帚扫地是出不了成绩的,他误导了老师们,让他们偏离教学的正确方向,这是要不得的。校长如梦方醒,才知道杨不是好鸟而是害群之马。校长想搬走这棵大树费尽了心思,他已让徐建业到十八中当副教导主任为诱饵让徐建业离开三中。徐建业不为所动,说:“就是让我到十八中当校长他也不去,我是全国模范班主任,谁也无权调动我。” 校长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让他到北戴河疗养,以后再想法把他调出三中。徐建业一口否决,就是让他北京疗养他也不去,他离不开他的学生。领导对这反面典型伤透了脑筋又束手无策。徐建业就像苍蝇叮在腐rou上赶也赶不走了。赵锐锋原对徐建业有些耳闻,但并不在意。只是一次偶然的一幕才让赵锐锋触目惊心。当时赵锐锋正在办公室办公,忽听隔壁数学组有人惊呼:“徐老师晕倒了,徐老师晕倒了!” 赵锐锋随组里人冲出办公室救人时,徐建业已被数学组里的老师抬出办公室,三中后勤的小货车也开在数学组门口,三中校长也全数到齐。徐建业醒来第一句话就是:“领导们别管我,工作要紧!”他那电影上的台词样的话让领导尴尬,让老师心惊,还有这么不要脸的,那英雄的行为装扮自己,演英雄人物不用化装了。徐建业就是这样的一个变态的人。但赵锐锋并没有把徐建业放在心上,总认为各人管理各人的班,井水不犯河水的能有什么事赵锐锋完全相错了,你不当班主任不是竞争对手,当了班主任就是竞争对手了,成了他的死敌。当时当了班主任后给赵锐锋的第一感觉是他在一班上不下课去了。一上课班里就有梁勇几个刺头旁若无人地在班上窃窃私语,后到大声说话,赵锐锋对他们严厉批评也无济于事,三中不兴打骂学生,不像乡下好管理,一个班只要把刺头打怕,一切“OK.”。不兴打只做工作你磨破了嘴皮人家就是不听,课下作保证,课上照常捣乱,弄的后来课上成了讨论会,赵锐锋焦急万分,怎么一向听话的学生突然不听话了呢?后来赵锐锋还是从他的爱徒余慧中了解到了内幕,说,这是徐建业对付对手惯用的一个手法,他先把课堂搞乱,然后向校长报告说某人已经上不下课去了,赶快换老师吧!并让校长亲自去偷看教学场面。这一手真毒辣,凭着这一招徐建业赶走了三个对手,还有一个没走却气的住进了医院。赵锐锋在一班上课上的不好,可人家徐建业在二班却上的顺风顺水,而且几次杨教的数学成绩赵锐锋的二班成绩都高过徐建业自己的一班成绩。赵锐锋暗自高兴实际又上了当。这是徐建业对付对手用的第二招。他故意抬高对手班的数学成绩,是迷惑对方,让对手认为自己班比杨的班成绩好,好在中考时给对手致命一击。加上外来的插班生他总要成绩好的,成绩差的送给对手。这样徐建业自然每年的中考成绩都高于对手。每次看着败下阵来的对手非死即伤,{不是被学校赶出三中,就是苟延残喘的在三中混}他在丛中笑。徐建业对付对手到了不用其极的地步。赵锐锋自然中了这一招,校长偷听了他的课有了除去他而后快的心他还不知道。赵锐锋倔强的性格在以后的工资改革中吃了大亏。一九八八年教师工资改革,取消原定工资按职称发工资。三中够中教一级条件的三十人,上级只给了二十九个评选指标,这落选的人就是赵锐锋。赵锐锋急了,他知道这是领导报复他,找领导闹,但都无济于事。最终是和校领导闹的更僵,其结果是原和张才俊一样工资的赵锐锋一下就比张才俊职称低了一级月工资少了几十元。一次班主任会,是校长是在小黑板上下的通知,赵锐锋没有看到放在校长室门口边的小黑板上的通知,就没有去参加会议,最后康校长让人把赵锐锋叫到校长室,当着全校班主任的面批评赵锐锋无组织无纪律。本来对康校长有气赵锐锋气冲冲地说:“我不知道开会,是谁下的通知?” “小黑板是明明白白写着开会,人家都知道,就你特殊,就你不知道?” “就我不知道怎么了你还把我怎的”赵锐锋当场和校长顶撞引得班主任们哈哈大笑。心中都想:世上还有这样的傻瓜,敢顶撞校长,等着校长报复吧!接着上级对校领导民意测验,康校长又一票之差输给了史永昌,当然赵锐锋投了至关重要的决定胜负的一票,康有良恨死了赵锐锋。在学校支部商讨三中教师去留的会上康有良第一个提出辞退的人就是赵锐锋,不想他的意见和副校长刘文革、薛胜利及校党支部书记张力厂的意见不谋二合。他们要辞退赵锐锋的心情比康有良还强烈。只有史永昌投了反对票,但已无济于事。这次三中对教师队伍是要动大手术的,因为有了大学生进来,也有几个送礼给校长的关系户要进三中,因此这次三中要进十个人,就要辞退十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