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电影_第一章 齐耳的上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齐耳的上午 (第1/1页)

    齐耳早早的起了床,先是给自己冲了一杯美式咖啡,喝完之后,他便在小区内进行晨跑,他并没有勉强自己一定要跑多远的距离,多数时候是慢跑切换着快走。

    他从一篇报道上看到的,在有氧运动之前喝上一杯美式咖啡,会加速身体燃烧热量,从而更快的达到燃脂的效果。

    晨练结束后,保姆孙姨已经做好了早饭,经过他的特别嘱托,最近他每天的饮食都尽量少油少盐,少荤腥,孙姨本就擅长的是家常菜,放油本就不多,少做些大鱼大rou也很好办到,唯独这个少盐,这么说吧,孙姨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

    经过数次的叮嘱,齐耳才终于从孙姨的手上吃到了一口清淡的食物。

    他到没多少念头一口气瘦成个瘦子,他知道减肥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情,得一步一步来,他目前的主要计划,是先自己做上一段时间的有氧,毕竟刚刚出院,也不太好跑到健身房做剧烈运动去,先自己练练耐力,等过上一段时间,他才会计划去进行一些系统性的训练。

    吃过早饭后,他拿了一本书,是讲述真实电影发展史的,根据徐林峰的推荐,他最近购买了不少本书,以一些从业人员的传记为主,因为意识表演的独特性,所以关于这方面的专业书籍倒是不多,不过就算有,齐耳也没多少兴趣,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表演与意识表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

    他现在看这些书,只是为了更快速的了解这个行业,不用向现在这样,两眼一抹黑。

    而这其中,关于真实电影的发展史,是他最感兴趣的一部分。

    真实电影的发展,其实并不顺利,前面也提到过,真实电影发展初期,因为意识契合度过高,会对演员造成很严重的意识腐蚀。

    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一些脑死亡的现象,齐耳本来以为这会是导致真实电影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

    他最早看到的原话是,当意识投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候,因电影剧情中的意外而导致脑死亡的几率高达六成。

    当时他也没太深究,目光就被脑死亡这几个字眼给吸引过去了,可是后来了解了才发现,其实这句话中,意识投入达到百分之九十,因电影剧情意外,死亡几率高达六成这几个字才是这句话的重点。

    齐耳大概在心里琢磨了一下这句话,便明白了这件事情中的概率究竟有多低。

    真实电影的演员进入剧本表演时,有两项数据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是意识契合度,这个就是演员与角色之间的人设契合,契合度越高,演员的表现就会越好。

    第二项,就是意识投入度,根据研究表明,意识投入度的升高,有助于意识契合度的增长。

    所以在最早的时候,因为意识投入过高,虽然让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变得很高,很一致,但是当剧中角色受到意外伤害的时候,这份伤害虽然不作用于现实,但是却留在了记忆之中。

    例如你在剧本中,意外死亡的话,当你离开剧本的话,哪怕你的身体各项机能正常,你的大脑也会认为你已经死了。

    后来,根据那次意外,真实电影行业内对表演舱的光脑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一条保障措施,当表演舱的光脑系统检测到演员受到剧本外的足以致死的意外伤害的时候,在角色死亡前的十秒,系统会自动切断演员与角色的链接。

    但是会保留人物模板的形象。

    也就是在死亡前的十秒,把角色就变成了一具尸体。

    举个例子,例如之前《暗夜英雄》翻拍时的运钞员王安,他就是在死亡前十秒,便已经被表演舱给强制切断了链接,然后留下的人物模板(尸体),被后期搜查的警方给发现了。

    而且随着之后这一百年来真实电影的发展来看,这一句话中的各项数值,除了死亡几率是在下降之外,其他的其实都是在上涨。

    毕竟随着光脑技术的完善,真实电影的体系也变得愈发完善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并不是真实电影发展上最大的阻碍,那最大的阻碍是什么呢?

    齐耳从书中得知,这最大的阻碍,竟然是来自于演员的。

    如果说饱含了制作精美,观影舒适,周期缩短等等一系列优点的真实电影,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对于演员的抹杀。

    这里说的演员,并不是现在的这些演员,而是指传统电影时期,体验派与学院派两大派系下的全部演员们。

    真实电影发展初期,不知道多少原本大红大紫的影帝在真实电影上经历了滑铁卢,有的自此一蹶不振,就此被隐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