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节 (第2/3页)
年痴呆。 怎么办呢周灵王很头疼。 恰好这个时候史狡在旁边,周灵王灵机一动。 “史狡,咱们这里你最聪明了,你说说,王叔和伯舆谁比较老年痴呆”周灵王干脆把这个难题推给史狡。 “那,出个脑筋急转弯呗”史狡最近在研究这个,有很多段子。 周灵王同意了,于是,比赛开始。 “说有一个字啊,每个人都会念错,这个字是什么字”史狡出题。 王叔陈生和伯舆大眼瞪小眼,每个人都会念错的字,这什么字啊两人想了半天,都快想成老年痴呆了,还没想出来。周灵王也在一旁想,也想不出来。 想了一顿饭的时间,谁也没想出答案来。 “到底是什么字啊既然都不会,你就告诉他们吧。”周灵王下令,他也想知道,可是他不说告诉我们,说告诉他们。 “好。”史狡找了一块砖头,在地上写了一个字。“就是这个字。” “噢。”大家一看,还是没想明白。 “伯舆大爷,这个字你怎么念”史狡问。 “念错啊。” “王叔,你怎么念”史狡又问王叔陈生。 “这个字我怎么可能念错”王叔陈生有点恼火,地上这个字是“错”,自己三岁就认识的字,怎么会念错呢 “大王,看来,王叔老年痴呆的症状比较明显。你看这个错字,大家都念错,可是王叔说他不念错。看来,脑子确实不大好使了。”史狡得出了结论。 “胡说,这个字我怎么不认识我当然知道这个字念错。”王叔陈生勃然大怒。 “可是你刚才说你怎么可能念错啊。” “对啊,这个字我从小就会,怎么能念错” “你看,你还在说怎么能念错。 “对啊,这个字是念错,我没有念错啊。” 这两位争执起来,一会念错一会没念错,已经扯不清楚了。 “大王,看见没有,史狡都说王叔老年痴呆了。”伯舆听他们吵得头疼,不管他们,直接跟周灵王说。 周灵王现在没得选择了,刚才说了让史狡来判断谁是老年痴呆,现在史狡判断王叔是老年痴呆,不管是不是,自己也只能认账了。 “别吵了。”周灵王下令,于是吵声停止。“刚才说了由史狡来判断,现在史狡的结论已经出来了。叔啊,您岁数大了,就退居二线吧。” “我,我”王叔陈生气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一甩袖子,转身走了。 周灵王一看把王叔陈生气得半死,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急忙派人跟了出去。过了一阵,跟出去的人回来了。 “报告大王,王叔气愤之下,要流亡出国,现在往北走了。”派去的人回来报告。 “啊,卿士出走,这不丢大人了快,快去给我追回来。”周灵王又派了人,驾车去追。 一直追到黄河边上,才追上王叔陈生,正准备渡河呢。 “让我回去可以,不过必须把史狡给杀了,这小子欺人太甚。”王叔陈生提出条件。 王叔陈生的条件到了周灵王这里,周灵王正急呢,一拍桌子一瞪眼,真就把史狡给剁了。 所以,自古以来,脑筋急转弯这类东西都是很危险的。 可是,周灵王杀了史狡,王叔陈生还是不回来,说是不让自己当首席卿士,那就不回来。这一次,周灵王没法答应他了。不过,王叔陈生也没有出去流亡,就在黄河边上住下来了。 黑心判官 王室两个卿士闹矛盾,而周王还没有办法调停。很快,晋悼公就知道了,于是派了范匄前来调停。 范匄来到,一头扎进了单靖公家里。此时单顷公已经去世,儿子单靖公接班。这位春秋最著名的**分子自然知道应该怎样做。 按范匄的说法,就是把王叔陈生和伯舆都请过来,然后在朝廷进行辩论,由范匄担任裁判。不过这个建议被周灵王否决了,表面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晋国的上卿比王室的卿士低了一级,不可能下级审上级。实际上呢,周灵王是担心王叔陈生脾气火暴,口才又不如伯舆,还不会脑筋急转弯,当面辩论肯定要输。 于是,辩论不在王叔陈生和伯舆之间进行了,而是各自派来家宰,由家宰代表主人进行辩论。 临时法庭这样组成了,法官:范匄;当事人代表:王叔陈生的家宰和伯舆的家宰。旁听,周灵王和单靖公。 “你代表王叔是不是那你说说,王叔凭什么要在伯舆之上”范匄首先向王叔陈生的家宰提问。 “我们王叔是周王的叔叔,出身高贵学识渊博,而伯舆不过出身荜门闺窦之家,怎么能在王叔之上”王叔的家宰提出理由,荜门闺窦的意思就是蓬门小户,也就是说伯舆出身微贱。 “那你说说你的理由。”范匄对伯舆的家宰说。 “嘿嘿,还不知道谁家是荜门闺窦呢。想当初,周王刚刚动迁到这里,所有天子用的祭祀品都是我们七家给置备的,还别说装修房屋提供冬粮等等。当时周平王对我们七家非常感谢,杀了一头红牛盟誓说让你们世世代代担任卿的职位。我劝你脚后跟想想吧,要是我们家是蓬门小户,能做到这些吗倒是王叔担任卿士以来,拼命揽权,然后贪污受贿,扶植亲信,他的手下们都富得流油,国家的财产都进了你们的腰包,这样下去,只怕我们家倒真的要成蓬门小户了。如今大国上卿范元帅来了,请您为我们主持公道。”伯舆的家宰明显比王叔的家宰能说,说得周灵王都觉得有道理。 “嗯,看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范匄说着,微微一笑。“那这样吧,现在进入第二个环节,举证环节。你说伯舆家是蓬门小户,请拿出证据。你说当初你们对周朝东迁作出了贡献,也请拿出证据。” 王叔的家宰傻眼了,这到哪里去找证据 伯舆的家宰则早有准备,拿出了当年的盟书。当初的盟书共有八份,王室和七家各收藏一份。 “我作证,这盟书我们家也有一份。好像,大王这里也应该有一份。”单靖公举手,作个人证。 “大王,是这样吗”范匄问周灵王,周灵王没办法,也只能点点头。
举证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