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 公孙班? (第1/1页)
“弓正”部落在经历了灭族之祸后,雌伏山中,几百年不敢出去。 在族群繁衍生息恢复元气后,第二十二代的族长张扬制定了新的“入世”计划,因为他并不甘心永远困于山里。 他吸取之前的经验,不想把族群孤注一掷,所以大多数的族人还是生活在这里,只是慢慢开始派出一些年轻的才俊,到外面各国,慢慢开始接触各地的势力权要。 使用少部分的技术去获取信任,慢慢开始把一部分族群偷偷重新融于世俗中,这个计划进行地缓慢,但是非常有效。 “鲁班是‘弓正’氏族?”我看到后面惊呼道。 “鲁班不是姓鲁吗?”姜若无一直在旁边听我讲解墙壁上的信息,听到这里也讶异道。 “不是,我的职业有个好处就是会接触各行各业,以前做政府的公益项目时,接触民族文化推广的项目,知道鲁姓由来。” “鲁班,姓姬,公孙氏,名班,他自称来自鲁国,后来名气越来越大了,人们称其为鲁班。”我跟她解释道。 “先不要问这个,我继续看下去。” 我族才俊公孙班,入鲁国,后投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创造了改变当时战争方式的“攻城云梯”,让原本艰难的攻城变得容易。 之后又为舟船水战发明了“钩”和“拒”,当敌军处于劣势时,“钩“能把敌军的船钩住,不让它逃跑;当敌军处于优势时,“拒“能抵挡住敌军的船只,不让它追击。 楚军有了“钩、拒”后,无往不胜。 公孙班也因此在楚国站稳了脚跟,大部分的“弓正”氏族的族人都假做投效的名义,纷纷依附于公孙班,慢慢地在世俗里生根繁衍。 楚国人之后开始称呼他为“鲁班”,“弓正”族长顺势让他以鲁为姓,在世俗里繁衍生息,默默发展着族群。 鲁班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痴迷于技术,对于政治一窍不通。其实整个“弓正”族群都不善于政治,要不然也不会落到那般田地。 年轻时候为了获得青睐,为族群入世争取发展的资源,为当权者发明的战争工具,造成了很多杀戮。 鲁班为此有深深愧疚,中年之后,无论楚国的国君怎么游说他,让发明更好的兵器,他都开始装傻充愣,把心思都用在了老百姓的劳动工具的发明上,让老百姓能够提高生产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除了“锯子、曲尺、墨斗、石磨、雨伞、打井、锁”外,还在“雕刻”上有所建树,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木工家具上。 他积极地向世人传授他的技艺,把土木建筑学和木匠技术提升到一个层次。 他原本以为可以这样子安定地生活下去,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钻研。 “怎么那个时候有飞机?”姜若无惊讶指着壁画说道。 是的,壁画上出现飞机,或者不能说是飞机,应该只是飞行器,上面可以坐人的飞行器。 “那是鲁班毕生的研究,他是理想主义者,热爱自由,一直幻想着要是有一种器械,能够装载着人们像鸟儿一样遨游在天空里,那一定很美。”我看了壁画上的介绍,跟姜若无解释道。 “难道他成功了?”姜若无眼神里充满疑问,因为我们现在都知道,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造出第一架飞机。 却不曾想,我们两千多年前的先人,早已尝试过这种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