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丢失民族服饰的民族 (第1/2页)
嫣然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她,更没有想到带自己的前辈竟然会是——戚雨薇。【】 戚雨薇神情自若,细长的眼微微抬眸,只淡淡的看了她一眼。 那一夜,她们一句话都没有说,各自收拾着自己的行李。 很明显,她们都不善于打破这种尴尬,于是索性不去在意,各自洗漱完毕,沉沉入睡。 在洛溪学院的第一堂课,不是在德惠堂,而是在宿舍。 一大早净心便拿来一整素色汉服,为她讲解汉服的来源。 “汉服文化是反映儒教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贯穿西周到明朝的儒教书史体系,是一个非常成熟并自成体系的千年文化,通过儒家和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优-优-小-说-更-新-最-快-只可惜到了近代却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和摒弃,如今绝大多数汉族民众对自己传统的服装根本不了解,很多人甚至认为我们的传统服饰是什么唐装、马甲、中山装之类比较荒谬的认识。以至于如今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最为悠久的大汉民族,竟然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丢失自己民族服饰的民族,不禁让人唏嘘叹息。”净心道。 嫣然不禁有些愕然,甚至有种羞耻感。 尤其是那句“唯一一个丢失自己民族服饰的民族”。 不过细细想来,其他民族过节时必定会穿戴自己的传统服饰,可只有汉族没有。 而她未来洛溪学院之前也从未思考过身为汉族的自己,到底应该穿着什么样的民族服饰。 她一度认为旗袍是汉族服饰,也偶尔会看到穿着旗袍的女子走在街上走着,甚至连国家政要的夫人们出席比较正式的场合都会身着旗袍,以显中华风韵。 但实际上,旗袍并非汉族传统服饰,而是满族的改良服饰。 突然有些好奇春节联欢晚会56个民族在最后出场时,我们汉族到底穿的是什么。 其实包括她在内,关于属于自己的汉民族的文化又了解多少呢? 我们的文化传遍了整个亚洲,韩国、日本、朝鲜在接收这些文化的同时也将自有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反观汉族,却沦落到文化失传的境地。 净心打开汉服,一边帮嫣然更衣,一边进行讲解。 汉服从从形制上看,大体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通裁”制等类型。 其中深衣是汉服的经典代表服饰,也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 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 做工华美精致的汉服,经净心这样一番讲解,更显意义深远,每个设计都包含了古人对礼教文化及为人处世之道的深刻理解,意义非凡。 深衣又分很多种,裾深衣更是将中华女性文化的优雅含蓄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 曲裾下摆都呈现出“喇叭花”的样式,行不露足,尽显女性体态婀娜之姿,是汉服中最美丽的衣服,把东方女性的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也是在众多汉服款式中,南华学院最终选择采用曲裾深衣作为女生们及笄礼礼服的原因。 紧接着便是发饰,女子的发髻,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是梳在颅后的垂髻,一种是盘于头顶的高髻。 未成年时多梳垂髻,头发自然下垂,在后腰之处用发绳绑住,自然、大方、得体即可,无须佩戴过多饰品。 梳垂髻对头发的要求很高,发量要密,发质要柔顺,而最重要的是要长发及腰。 如今的女孩子能养那么长的头发而且发质还要达标的是极少的,要么头发剪的比男孩子还要短,要么头发早就被染烫的损坏了发质。 所以就需要用到假髻,净心开始为嫣然束发,然后再带上假髻。 虽然是假发,但是看起来却很逼真,发质浓密,如绸缎般柔顺黑亮,漂亮极了。 经过约一小时的讲解和穿戴,嫣然终于身着一袭素色曲裾,她本就体态轻盈,再加之如此素雅精致的汉服,更显淡然清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