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王前传_第1章辽东风云起,大雪满弓刀(精修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辽东风云起,大雪满弓刀(精修版) (第1/2页)

    漓阳历,天宝五年,八月初十

    养德殿,这座漓阳皇帝赵合自继位以来,未曾踏足过一步的修心养性之地,依然如往日一样静谧,空气中弥漫着与养德二字,南辕北辙的冽冽杀气。

    幽潭浮水静,锋寒暗刺骨。

    若是把漓阳皇宫平日里的守备,比喻成冬眠怪蟒。

    那此时此刻,这座帝王居所,便化作了峥嵘枭龙。

    日常驻守皇宫的卫南、靖中,两校人马与轮值守备的钜北、惕西、顾东,三营兵将,两校三大营,共2万兵马,尽皆驻守皇宫四门。

    皇城外,更有半年前从北路夏孟关、南路孙川关,调至漓阳京郊的六千金戈铁甲,只要城中信炮一响,六千悍骑在半柱香内,便能策马皇城。

    漓阳暗谍“七十二钩沉”蛰伏皇宫守军之中。钦天监八十一位供奉,驻守皇城内各处地脉节点,布下‘九九玄督龙铭大醮’,京城内外的一切异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中。

    漓阳十三洲府的十三位御总兵,同时接到了只有即武二字的密旨。一时间,漓阳十三洲的所有兵将尽皆执戈披甲、所有的战马都被挂鞍扣蹬——刀枪出库,枕戈待旦。

    而本应该在漓阳京城,以赵氏龙脉气运,炼合钦天监百年收集之天材地宝,用以为镇国重器——山河社稷图,添入下一个百年染料的漓阳皇帝赵合。

    此时却出现在了千里之外的辽东锦州,没有千军护驾,没有万马相随,只有一扬姓老者和一韩姓中年内侍,伴其左右。

    漓阳历,天宝五年,三月十七

    徐州,玉门关,桃花村。

    “郑杨柳,你挂剑离教,随我奔走流离,可曾有怨?”

    “吴羌笛,你断剑于陵,和我隐居关外,可曾有悔?”

    桃花树下,一对中年夫妻执手相依,喃喃私语,彼此之间,眼波流转,眉目含情,化不开的柔情蜜意。

    “无怨。”

    “无悔。”

    二人各自服下一枚赤红丹药以后,眨眼间,全身上下便由内至外的燃起了熊熊燃烧的火焰。

    本是含苞待放的满树桃花,刹那间芳华绽放,轻风拂枝过,天地桃花舞,远远看去,就如那树下男女周身燃起的熊熊烈焰,绚烂耀眼。

    杨柳羌笛玉门关,

    倒持太阿执手牵。

    无悔无怨浴劫火,

    一枝桃花继香烟。

    十日后,武林三大教派之一的九斗米教公示天下,昔日叛教而出的妙尊圣女郑杨柳和其夫吴羌笛被九斗米教副教主赵鹰寻得踪迹,二人服下天火劫心散,引体内真元心火,自焚于玉门关桃花村。

    三日后,武林圣地,吴家剑陵,当代剑首备选,天榜十美人之一的吴珟外出归来,本是一人外出的吴珟,回来时,身边却多出了一个叫郑太阿的小厮。

    那是一个怀抱桃枝,相貌平平,眼神晦暗如死了爹娘一样的寡言童子。

    漓阳历,天宝五年,七月二十一

    哈哈哈哈......“此生若无李淳风,剑道后学疑无路。”

    扬州红袖楼甲字第一阁中,传出一阵阵恣意不羁的朗朗笑声。这首“剑中仙”李淳风刚刚即兴所作,写到最后两句时,一时兴起诵读了出来。

    许多年后,无数剑道翘楚在早已改名为‘剑碣楼’的甲字第一阁中,见到这首李淳风亲手所作的’剑中仙‘都不禁对那位白衣剑仙,神而往之。

    有情亦有义,路见铲不平。

    白马与青牛,可为剑中先。

    出鞘仙人惊,归鞘鬼让行。

    人行云尽处,天门闭无声。

    剑入水晶宫,四海龙王惊。

    不求世人知我何所求?

    踏浪潮头留石碣,

    此生若无李淳风,剑道后学遗无路!

    无论是楼外路过的武林人士,还是楼中豢养的江湖高手,都不觉得出此言者是个狂放不实之人。

    十六岁便晋身二品宗师之境,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少当下百年内,不足一掌之数。

    “冤魂缠腿、冤魂缠腿啊!”

    一袭白衣从红袖甲字第一阁电射而出,一抹绿袍紧随其后,两道人影眨眼间便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扬州百姓对此,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这是本月第十六次了吧?”

    “哪呀,都第十九次了。”

    白衣剑仙李淳风,在扬州城,以青牛、白马,两柄符剑为彩头,摆下赌局斗剑,连赢十六位剑道高手。

    每次胜了对方,李淳风都会在扬州有名的琴楼舞坊中饮酒留诗。每次也都会有一个身穿绿袍的娇俏姑娘紧随其后而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