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魉禅寺秘闻录 (第1/2页)
望朔盈亏,一转眼,无名鬼王到魉禅寺已经两个月了。 三十年为人,千余年为鬼,两世相加,无名鬼王就属这两个月,过得最是轻松。 寺庙虽小,却处处透着随和安宁。 以前。他虽是千年的鬼王,不惧阳光,却极少在白日行走。现在,每天挑水劈柴、扫扫院子,听老禅师讲人间小事,帮小和尚做厨舍斋饭。 看到他们第一次吃自己做的斋饭时,那狼吞虎咽的样子,还真是怀念,曾经在军中做伙头军的日子啊。 要是每个月,戾煞充盈满鬼心时,小和尚不要化身为怒目金刚,把自己揍得风中缭乱,恐怕他会在这座叫魉禅寺的小庙里,呆得乐不思蜀吧? “阿弥陀佛,烂坨山游僧高兴,拜见魉禅寺珑树禅师。” 庙门外一声佛号,打断了无名鬼王的思绪。 想当初,在公主坟,方圆五十里内,哪怕是一只蚊子飞入,无名鬼王都能心有所感,可这个穿着明蓝色袈裟,比小和尚还要年轻几岁的少年僧人,何时来到庙门前,无名鬼王竟全然不知? “请小友到院子里,坐下说话吧,无名,取些前几日,我们新晒的红果,给小友煮一壶尝个鲜。” 珑树老禅师的声音虽不洪亮,却中气实足。 “早就听闻禅宗祖地,近两年新出了一位小圣僧,今日一见,小友宝相中正、目有佛光,果然名不虚传。” 珑树禅师请少年僧人,在院子里的石桌前落坐,打量了对方一番后,由衷夸道。 “老师面前,小僧不敢称圣,禅宗一圣,老师,实至名归。” 少年僧人起身合什回礼。 无名鬼王把用晒干后的山间野果,煮成的茶饮,端上来后,轻放了一碗在这个来自烂坨山的高兴小和尚手边。 “这位施主,冥元深厚,鬼心之中却带有一丝薄积厚发的戾煞之源,小僧慧浅法低,解不了施主之困。” “但相见即缘,这里有小半片烂坨山、七宝功德林中的菩提妙树落叶,施主戴在身边,可稍缓戾煞噬神之困。” 高兴从怀里取出手掌大的小半片落叶,看外形是某种叶子的后半片,以叶子中心的主脉为界,一半枯黄古朴,一半翠绿鲜活,一枯一荣,皆是佛理,一黄一翠,各有妙用。 “无名啊,你可要好好谢谢这位小友,他给你的可是禅宗祖地那里,极难得的佛宝。” 珑树禅师说得一点没错,这小半片树片,何止是难得的佛宝,那可是烂坨山七宝功德林中,唯一的一棵菩提妙树上的落叶,说它是禅宗至宝,也不为过。 传说,禅宗祖佛,有一神妙无穷的镇教先天至宝名为七宝妙树。而这菩提妙树就是七宝妙树的一段树枝所化, 树上有三百六十片菩提叶,每隔五十年,落十二叶,每叶落下之时,半片消于天地之间,回馈天生地养之恩,半片留于人间,可去百病、化怨戾,造福人间。 “无名谢禅师赠宝。” 高兴刚一拿出这小半片叶子的时候,无名鬼王就感觉到自己鬼心中的戾煞,消减了七八成之多, 见珑树禅师发话,他也没有扭捏推辞,而是诚心诚意先谢过了高兴之后,才珍而重之的用双手接过了那小半片菩提叶。 “能解苦厄,方为佛宝,束之高阁,终是无用。” “一叶还一茶,这是我与施主的缘法,施主不必言谢。” 居功而不自傲,有宝而不独享,能在西域禅宗祖地,得了小圣僧之名,这个高兴,果然有独到之处。 “老师,我早闻魉禅寺铛心师兄,白衣之名,他如今不在寺里吗?” 高兴见院子里,只有珑树禅师和那个被唤做‘无名’的鬼物,就向珑树禅师打听起了大名鼎鼎的魉禅寺白衣李铛心的下落。 “小禅师到后山拾柴去了。” 一大早,李铛心就偷懒跑后山,吹风看景去了,白衣小和尚毕竟对自己有恩,无名鬼王想替他遮掩一二。 “你前日在厨舍后面,堆了老高的柴木,他这是又到后山躲懒晒阳去了吧。” 珑树禅师可没打算在外人面前,给徒弟留面子,是该治治他偷懒躲勤的毛病了。 “师父,你这回可是屈了我喽,昨晚我听外面刮了一夜的大风,今天做完早课,我就去后山拾了些被风吹落的松籽,想着回来给您润润五脏。” 用僧袍兜着许多松子的李铛心,从门外进来后,就为自己喊起冤来。 “小僧,烂坨山高兴,见过铛心师兄。” 高兴又站了起来,给李铛心合什见礼。 “魉禅寺,李铛心见过祖地小圣僧。” 李铛心轻轻晃了晃自己拽着僧衣的双手,示意高兴别挑自己的礼。 “出家之人,不讲虚礼,你们两个就不要客套了。” 珑树禅师挺高兴,这个徒弟还是没有白疼的。 “不知小圣僧,来我魉禅寺有何因果?”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李铛心就喜欢有话直说,有那扯闲话的功夫,偷会儿懒多好。 “挑毛病、找麻烦、偷宝贝。” 高兴用最简单易懂的几个字,把烂坨山老方丈交给他的最高机密,给xiele个底儿掉。 “哈,你还真是快人快语,心直口快啊。” “祖地因天榜把我魉禅寺,排在禅宗第一,多有不满,这本就不是秘闻,我们庙里那几件佛宝,你们更是惦记了许久。” “不知小圣僧,打算在我们这小庙如何找病、挑刺、盗宝呢?” 李铛心喜欢有话直说,不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