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西楚晏相 (第1/1页)
西楚左相姓晏,名相国,表字子婴,又名晏子。龄有四十,相貌怪异,身矮如十岁幼童,却为人忠正清廉、仁义宽和。 对君,敢直谏其过。 对臣,可相忍为国。 对民,能爱民如子。 一心为公,不计私利。 足智多谋,算无遗策。 傲骨侠心,不失国体。 就连他的仇人,虽恨其入骨,但对这位晏相,也是心口皆服。 天榜十名相、天榜十名仕、天榜十怪人,三榜有名。(天榜十怪人是因其体貌怪异而上榜。)天榜对其有四字评语‘小狡大智,烈骨侠心。’ 西蜀‘闵帝’杨英继位之后,晏子代表西楚出使西蜀,参加新皇的继位大典。 此时的杨英早已从之前的贤德太子化身为暴戾昏君。西蜀、西楚两国自五百年前立国之始,便互为劲敌,足足斗了两百年。 持续两百年的国战,让两国劳民伤财不说,更是死伤无数,令两国人口暴减,几乎动摇了国本。于是,在三百年前,两国约定‘休战百年’各自休养生息。 两百年前,西楚国内暴发叛乱,已近亡国之危。西蜀增兵赠粮,助西楚平灭了国内的叛乱。两国至此,彻底化解了过往的前仇旧怨,结成盟国。 到了今时今日,突厥有天榜十强第四的突厥战神阿史那奉先,以一人之武,镇慑天下十国。天狼啸月,染指中原之心,路人皆知。 漓阳有三圣坐镇,可自保无虞。其余诸国,或饮鸩止渴,依附于突厥之下。或结盟相守,共度生死难关。 晏子此次出使西蜀的真正目的,就是代表西楚国君与这位新帝杨英‘续签攻守同盟’ 可晏子没想到,到了西蜀之后,那位新帝杨英,对他一直避而不见。只是安排了礼部右尚书左伦到金庭馆驿中接待晏子。 要知道,中原自古以左为尊,晏子乃是西楚左相,礼部尚书虽然职负外交礼祀,但就官职来说,已经比晏子低了一级。 蜀帝杨英只是派了这么一个礼部的二把手‘右尚书’来接待西楚左相晏子,这一手,实在无礼。 不止如此,据说那位有一半血脉是巨灵族人的西蜀昏君,公开扬言“西楚无人乎?” “竟让如此相貌丑陋、腿短如坛的人担任左相之职。此等体貌怪异之人,纵有薄才,也难堪大用。” “寡人倒要看看这个‘小人儿’到底有几斤几两,能位列天榜十名仕与十名相之首。” 君无戏言!蜀帝杨英说了要给晏子好看,就一定要言出必行。他安排人在晏子所住房间的四壁顶棚,镶了五面‘琉璃大镜’ 并在金庭馆驿各处的亭堂廊榭,也放置了数十面琉璃大镜。还在金庭馆驿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和晏子‘身高相似’的精致小门。 晏子身有顽疾,所食之物,稍不新鲜,就会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还会暴咳呕血。杨英就安排宫中御厨,每日三餐,给晏子送上‘最新鲜’的珍馐美味。 例如还沾着泥土粪水的蔬菜,刚宰杀完‘还带着血水鳞毛’的禽畜鱼rou、没有去壳的稻米,甚至还有被‘虫吃鼠咬’过,美其名曰是‘无毒无害’的歪瓜劣枣。 对于蜀帝的这些‘侮辱’,晏子以他的智慧和狠辣,俱都一一化解。 首先,晏子让随从在每日清晨、正午、落日前,把那些放置在亭堂廊榭中的数十面琉璃大镜,‘找好角度’对准天上的太阳。 那数十面琉璃大镜在金庭馆驿的院子里折射出的七彩宝光‘冲天而起’,几乎半个西蜀国都‘兴阳城’都能看到。 街市坊间,都盛传金庭馆驿里住进去了一位贤德圣人。所以,每日里才会有七彩宝光‘闪耀’其中。 两百年前,西楚内乱。当时,西蜀太子对蜀帝说“西楚内乱,我大蜀若坐视不理,岂知蜀境之内,不会有不臣之徒,效楚乱而行之?唇亡而齿寒,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最终,在西蜀太子的力谏之下,蜀帝才同意由西蜀太子亲自率军出征,相助西楚。 楚乱平定后,新楚帝感激西蜀太子的义助,将自己的龙袍金绦送予西蜀太子。西蜀太子亦将自己的太子玉带回赠给新楚帝。二人此举,正应了西蜀太子那句‘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之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