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王前传_第82章 内讧,徐虓战陈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 内讧,徐虓战陈卭 (第1/1页)

    (首先,老汉要和收藏《北凉王前传》的533位书友,分享一个好消息,《北凉王前传》终于签约了。关于此事的详情,老汉稍后会发一个单章说明,说一下最近的更新吧,《北凉王前传》签约了,老汉必须得留些存稿了,最起码,要为上架第一天的爆更,做点准备啊,也为了以后万一,电脑系统再崩了时,也能不断更,做准备。吐糟一下WIN10的系统,老汉用的是官网下载的最新正版WIN10专业版,更新之后,各种不稳定,各种小毛病,现在老汉真是一点儿不敢碰它了,爱咋咋地的吧,等国家补助的独生子女费下来了,我和老伴的加在一起,能有两千块钱吧,老伴答应了,等这钱下来,给老汉买个新的电脑。各位书友请放心,老汉虽然这段时间,一天大概只会一更,但是在字数上,老汉不会锱铢必较的去刻意控制在2000字上,老汉会严格遵守自己的承诺,不水不拖,每一章,都会写出最少3个剧情节点。不会拿景物描写,服饰描写,动作描写,各种设定,来水字数。每一章的更新,首先要保证的是剧情节点的完整性和各位书友的阅读节奏,然后才考虑的才是字数。就像这一章,括号外正文的字数,是3100多字,如果老汉想做2千党的话,至少会把这章砍掉3分之1,或者再水上900字,就能凑够2章了。但是,老汉不会这样做,各位书友抬爱老汉,老汉这个新人不敢保证自己写出的作品一定非常好看,但老汉会把良心放正,不会和各位书友,去耍那个小聪明,大家瞧得起老汉,支持老汉,老汉就不会和大家玩儿心眼,扯那个哩根儿愣。)

    两狼山之战,极其诡异。

    原本,袁华以为突厥人会如攻打锦州要塞一样,对两狼山发起疯狂而又猛烈的进攻。

    但现实与想象,却完全相反。

    六万突厥精锐,对两狼山,一直围而不攻,不知道他们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坏了,

    袁华心里明白,突厥人这是要围点打援,利用自己,把驻守在锦州边军要塞里的锦州边军主力,引出来。

    这种情况,袁华在来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他把陈卭升任为代帅,除了因为陈卭的能力和威望之外,还因为陈卭这个人,是一个儒将,相比起其他的边军将领,陈卭要更加的理智和冷静。

    本来,袁华以为,自己应突厥大王子阿史那高达之约,驻守两狼山,对方怎么着,也得象征性的和自己打上几仗。

    只要双方一动手,袁华就有信心把对方粘住,让对方不得不从虚与委蛇的应付,变成真刀真枪的生死决战。

    要么,在三天之内,连州的援军赶到,双方里应外合,灭掉突厥大王子。

    要么,他袁华就在三天后,以死报国,不给锦州大营出兵增援自己的机会。

    可是,现在本应该进攻的突厥人,却摆开了防御阵型,摆明车马,就是要和自己打持久战,硬耗到底。

    他袁华麾下的这五千人,要是放弃地利,去与突厥人硬拼,恐怕不到半日的暗,就得让人家吃得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自己与阿史那飞燕,前前后后,也打了六年的交道,

    本以为自己与她是棋逢对手,没想到,那位突厥智帅,却原来一直是在藏拙啊。

    先是用阳谋,引自己出关,再又一反常态,转攻为守,将自己困在这里,引要塞之兵来援,陈卭和徐虓,必然不会把要塞里的兵,全带出来。

    分兵之后,来援之兵,一定会被阿史那飞燕预先埋伏好的另一只伏兵所灭,

    而少了自己这四营的防御精锐,和那些赶来增援的精锐,锦州边军要塞,恐怕就守不住了。

    奇奇正正,反反复复,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这个阿史那飞燕,无论是对人心的掌控拿捏,还是对战场局势的把握调度,都在他袁华之上啊。

    可笑,自己这六年来,还一直以为,自己与她是棋逢对手,真真羞煞人也。

    眼望着天上的明月,袁华此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陈卭的身上了,希望他能压制得住锦州边军里的那些好战份子吧。

    这世上,最难掌控的,是人心。最难看清的,是人性。

    袁华以为,陈卭是整个锦州边军里面,最理智和冷静的将领,

    他以为的没错,

    陈卭在锦州边军十六年,大大小小,打了上千场战仗,

    每一次,他都是用最理智的作战方案,来进行战斗。

    每一次,他都是战场上最冷静的统帅,

    他无数识破了敌人的阴谋诡计,

    他也无数次将计就计,回马一枪,把自做聪明的敌人,灭于枪下。

    但是,这一次,整个锦州边军要塞里,第一个冲动起来的人,就是这位一向以理智和冷静而著称的‘智虎’陈卭。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这两句,一般是用来形容坏人的,很少有人会用它们来形容好人,

    这一次,老汉把这两句话,用在陈卭的身上,就是来形容陈卭的好。

    说起来,陈卭在十六岁的时候,高中进士三甲第三名,得漓阳皇帝赵合,御赐‘白马探花’之名,

    同年,陈卭弃文从武,自愿放弃锦绣前程,投笔事戎轩,到锦州边军任职。

    当时,不只是陈家人和文家人,不理解陈卭的决定,就连锦州边军里的那些军人,也没把陈卭当成自己人,他们觉得陈卭这是在沽名钓誉,

    他顶多是在锦州边军这里,混上个两三年,然后就会被调回漓阳兵部,从此高官得坐,骏马得骑。

    因此,满腔热忱,想要守土卫国的陈卭,在最初的三年里,在锦州边军的日子,十分的难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