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97 奥斯曼迁都 (第1/1页)
李察能得到奥斯曼帝国大量义军的认可,可不单单是缘于黑暗精灵对人类的压迫,而是李察对这些起义军的承诺! 各个民族起义军只要加入明国的藩国体系,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国家! 不错,李察打算建立一个以明国为核心的藩国体系,也就是分封制度的扩大版。 随着明国疆域的扩张,李察早已得到来自内阁的政府报告。 明国中央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去控制遥远的中东乃至西方世界,即便强制性派遣汉人流官过去,也很容易发生两种现象。 第一是汉人流官由于不被当地人认同,从而被当起土著势力架空。 第二则是当地人干脆的各玩各的,自成一国,连官职都不承认,也就是说俗称的‘自立为王’。 实际上,明国的中央行政扩张到东南亚半岛和西域地区已经达到极限了。 再远的话不光没有民众基础,连明国自己的官员也不愿意过去,将其看作是流放。 想要真正意义的控制遥远的飞地,必然要从本土调遣长期驻扎的大军在那里镇守,只要这样才能保证地方不会‘以下犯上’。 然而,由于这些地区距离中央政府太过遥远,在这个通讯基本靠马腿的年代里,传递一次消息都是以月为计算单位…… 所以,中央政府必然要授予远方的地方驻军不少自主权,如果限制太多,远方的驻军就会丧失作用,总不能每一次战斗都要事先上报吧,那样做的话很可能消息刚到首都,那面的驻军已经被包围了…… 而授予地方驻军大权,必然会让地方驻军的将领拥有强大的权利。 既然依靠驻军管理地方,那些将领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握民政和财政大权,到时候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方军阀,或者称之为节度使藩镇。 远离本土的军官士兵很容易就会被将领们收买,甚至改造为私兵,天高皇帝远,时间一久大家自然也就忘了中央政权的权威,除非中央政权再次派遣大军远征…… 说白了,就是统治成本太高! 至少,在无线电和铁路飞机出现前,疆域辽阔都很难被中央政府直辖,安排地方军政主官是必然的选择。 这种军政主官又很容易形成地方藩镇,在李察看来,与其耗费钱粮自己培养出来一个个藩镇,还不如直接收编当地的土著势力为己所用。 波斯地区和阿富汗地区的卫所制度其实就是变相的藩镇,别看那些卫所高官是听命于中央内阁政府的,实际上他们都是一个个土皇帝,当地人只知道指挥使而不知道明国皇帝…… 当然,李察现在拥有可以威慑四方的明军,那些卫所藩镇自然不会跳起来反抗。 他们也犯不着去反抗,本来就是一个个土皇帝,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哪怕他们将位子传给儿子明国中央政府也管不到…… 这对于大一统思想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于拥有绝对武力优势,只是想要开疆扩土的李察而言却不算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