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星门炸了 (第1/1页)
第二天一早,夏曦就找到了营地里负责管理电路的技术员。 说是技术员,其实也就是叫的好听点,实际上就是从上一代手里学了点营地的电路维护,真要让他换个机器的保险丝都未必会。 夏曦拆了那个几乎用空了的离子步枪弹匣,“空”只是其中用作弹药的粒子填料消耗完了,电还是有的,只要有合适的填料填充进去,就又是一个300发的满弹匣。 离子步枪的能量供给是由弹匣提供的,为弹匣功能的是冷聚变电池,威斯登人的黑科技可以让原子核之间的斥力大幅度降低,继而让聚变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上发生。 一个弹匣里的核燃料大约可以提供1.24兆兆焦的能量(1.24e12J),换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大概就是34万度电左右,可以说是很恐怖的一个能量储量。 打开弹匣的应急供电接口,夏曦将弹匣接入了基地的电网,弹匣的智能程序能够根据设定的电压和电网的负载进行输出,虽然最大输出功率只有100千瓦,但也是基地发电机的差不多三倍输出功率,即便是满功率使用,也可以用上接近五个月了。 有了新的供能设备,整个基地再也不用限制电力的使用了。 更换电源的事情并没有在整个基地里宣扬,毕竟这东西不仅科技很黑,体积还比较小,万一遇到好奇的人一不小心拿去玩一下就麻烦了。 “真没想到你这东西这么小,里头还有这么多的能量。”张卫国站在改装过的电房里,看着闪着蓝光稳定供电的弹匣啧啧称奇。 “冷聚变,听说过么,只要巴掌大点的燃料,搭配上一辆车大小的外部设备,输出功率就能顶的上那些裂变核电站的发电功率。” “啧啧,战前连最简单的热核聚变都还没搞出来,冷聚变,那简直听都没听过——我总感觉城里人也不懂这些东西,你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啊。”张卫国盯着夏曦看了一会,伸手准备摸根烟抽,却想起来电房禁烟禁明火,进门之前早就放在门外了。 夏曦被看的有些发怵,不过想要重新将人类文明拉回正确的轨道,给蓝星“消消毒”,一个信得过的基地作为起点是很有必要的,相比那些大城市边上的聚集点,他更愿意选择这样一个淳朴的小基地。 出门将电房锁上,夏曦表示要出去一趟,快的话可能几个小时,长的话可能几天,但肯定会回来。随后拒绝了张卫国和一些年轻小伙子的陪同,一个人走出了基地。 确定了起点,总得有点工具吧,夏曦准备去找找车达,看看怎么弄点“初始装备”,没有系统,没有基地车,也起码得有点更实际的东西,不然估计过个几十年,连江海市都走不出去,谈何拯救人类文明呢。 就算作者有耐心这样写上几十年,读者也未必有闲情逸致去看上几十年。 来到约定的地点,夏曦敲开了飞船的舱门,车达和舰载主机交流了一下之后,决定结合考察的结果为夏曦准备更多实际一些的技术,比如高效率的金属资源回收单元和水下采矿单元、更合理的营养合剂配比与生产工艺、没有副作用的基因药剂等等,同时还利用飞船自身的物质收集系统制造一批样机。 这样可以将夏曦包装成发现了上古文明遗产的继承者(挖到了某帝国的不可燃垃圾),利用人类自身的创造力,重新建立起有效的科技树,并减少在理论科学的研究上对威斯登人的依赖。 为了准备这些,夏曦要在飞船的学习舱中进行几天的学习,以掌握这些重新定制的“末日科技”。 …… 学习进度已经达到了78%,按进度只要再学习11个小时就能完成了,夏曦从“梦”中醒来,并不明白车达要在这个时候将他从潜意识学习中唤醒。 “信息要素很多,我简要地概括几句,”车达用两只手扶着夏曦的肩膀,身旁的语音球上播出了严肃表情包,“大约9个蓝星时前,载有蓝星文明种子的飞船已经离开星门通道,然后大约3个小时前,我们在星门的建设部队,遭遇了陌生文明的攻击,就在唤醒你之前,我授权星舰部队使用了数学率武器,简单点来说,我们丢了一块二向箔,我们就在二向箔的攻击范围内。” 在夏曦发呆之际,让我们先回到三个小时之前,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 在星门附近,作为配套设施的空间站已经建设完成,星港进入了最后的建设阶段,无人机编队正在布局安装常规的星际防御措施——往往是质量武器、粒子武器和激光武器的混搭。 三种不同的武器攻击速度不一样,可能遭遇的抵抗措施也不一样,基本覆盖了从远到近,从大到小的目标。【注1】 最主要的防御措施还是能量护盾,以大功率聚变核心供能的护盾基本上能免疫三级文明以下前锋部队的攻击,只要撑上大约三十威斯登时(约合24地球时),等到主星系的支援部队来临,就基本上不存在战不胜的敌人。 “侦测到大质量跃迁反应,距离星门哨站7.3光秒。”负责监控星门附近情况的威斯登值守人员向停留在星门附近的主舰汇报了这一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