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娄烨 (第1/1页)
电影交流周还在进行着,於歌却把自己锁在了屋子里。 每天捧着那份未定名的剧本来回看。 现在的剧本上已经被笔勾勾画画涂涂抹抹的不成样子,除了於歌,换个人来很难看懂。 中间於歌去了两次交流中心,没有见到侯孝贤老先生,跑去听了其他电影人凑在一起的交流,没能插上话。 还专门在中心找了找娄烨导演,却没有遇到老先生那样的运气,一直没有碰到,也许是还没来,等到评奖的那天总会遇到。 他不急。 又过了三天,电影节的着重点从南浦洞的会议中心,转移到了海云台。 红毯铺了开来,釜山电影节的评奖在下午一点开始举行,稀稀松松的赶来不少记者,扛着长枪短炮站到了前排。 这会儿的釜山国际电影还没有明星效应这么一说,媒体也没有特别在意报导。 这只是一张报纸上的娱乐新闻条目。 人们这会儿都在关注什么。 当然是02年即将到来的世界杯啦。 娱乐板块的冲击力卸了不止一点儿半点儿,体育新闻现在才是最火热的时候。 什么足球之子朴智星回国了,这样的标题能让报纸的销量多好多。 而同样更没有人在意这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背后的含义。 这年的中韩泰三国展开了文化经济交流,釜山国际电影节就是一个窗口,看今年的评委席就能看出来,一位侯孝贤导演,一位泰国的电影人,两位韩国电影人。 电影放映环节没多人关注,那些电影人们的交流也没有多少人关注。 只有最后评奖的时候,才有些记者赶了过来。 釜山国际电影节影响力说是在亚洲也不小,其实媒体们也明白怎么回事,这还不是他们自己炒出来的。 於歌又带着那张邀请函。 这是他第一次走红毯,釜山国际电影节的主委会安排的也很随意,大家没有按照顺序排列什么,先到的先走过去,后到的后走。 於歌到的时候无人问津。 等一眼看过去时候才发现一堆人群聚集在一起,就跟着走了过去。 大老远瞧见了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其貌不扬,个子在人群中并不独特,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文艺青年的忧郁。 他欣喜过望,跑过去搭话。 “您是娄烨导演吗?” 他用国语问道。 那人一愣,懵了半天。 “你是……” 听见这话於歌就知道没找错人,当下放心起来。 “您好,我是在韩的学生,也是来参加釜山国际电影节的,早就听说过您,看过照片,见到本人还不太敢认。” 娄烨恍然大悟,随即奇怪起来,你要说关注明星的不少,关注导演的还真没几个。 “啊,那真是有缘。” 娄烨这人挺闷的,一般不太爱搭茬,见於歌这么热情的凑过来,还是一肚子纳闷呢。 於歌自然也晓得有些唐突,于是解释起来。 “我刚来的时候遇到过侯孝贤老先生,指点了我几句,还给我看了您新戏的剧本,我已经看了好几天了,特别喜欢。” “你是学电影的吗?” 娄烨问道。 “对,是的,在校的时候拍了部短片,投了过来,没想到会中,更没想到的是能在这儿碰见您和侯孝贤导演,挺荣幸的。” 娄烨这才没有刚刚那么刻意的疏远。 “是这么回事啊,那挺好的,电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漂亮的客套话谁都会说。 重点看是谁说出来的。 从於歌特别佩服喜欢的娄烨导演嘴里说出来,他就很高兴。 “你是哪里人?” “我琴岛的。” “那是个好地方啊,有水,养人。” “您去过?” “去过几次,都是考察地点的时候去的。” 娄烨没有刻意生疏,反而和这个后辈搭起话茬,毕竟在异国,能见到一个本家后辈属实不易,他也愿意多交流交流,看看这个学生有多少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